在“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宜兴紫砂壶中,方器紫砂壶以挺括的线面、分明的轮廓,呈现出外刚内柔、庄重大气。都说喜欢方壶的人,无论是制壶陶艺家还是玩家,都是性格鲜明的人。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工艺师曹奇敏,神情内敛,显露出桀骜不训的鲜明个性,就像他制作的高难度紫砂方壶那般,线条减到不能再减,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今年37岁的曹奇敏,198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当地紫砂厂雕刻车间学陶刻,两年后学做紫砂壶,曹奇敏很快在紫砂行业中崭露头角。
方壶的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从历史角度看,方壶传世的总量也远远不及其他壶量多。另外加上人们在实用性上以为方壶泡茶不方便,而收藏又嫌弃多棱角,以致制作技术停滞不前。
但在造型众多的紫砂壶中,曹奇敏则偏爱方壶。看他的方器紫砂作品,工艺严谨,形体优美,造型古朴,整体壶形透露出刚劲、正直的阳刚之气。他的作品《方韵壶》,壶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方形的。从方钮、方盖落脚到方底,是一个上小下大的直立物,韵味无穷。往往是别人一天就能做一把壶,他却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他说,因为手工成型后镶接到拍打整形,都是在坯体外部用力,使泥料的矿物组成和颗粒堆积越做越紧密,抗变形力就强。手工镶接成的紫砂制品,气度饱满,挺拔有力,神气十足。
曹奇敏还现场演示给我们看,他先将泥料切成一片方形泥块,用搭子打成厚薄一致的泥片,按作品的设计尺寸形状,裁出所需形状,然后相接。方器制作最重视线与面的整体搭配,两者缺一不可。曹奇敏称,镶身筒技法的成型原理犹如制衣裁缝的立体裁剪,是以样板裁切泥片粘合而成。在制作过程中,只要有一部分湿度、曲度掌握不当,或任何一个平面歪斜,便会在烧制过程中扭曲变形,气势全失。
曹奇敏说,方器比其他器形更难烧制,成品率低,有一些难度特别大的方器,常常是做了好几把壶坯,进窑前分明都是好好的,烧出来却全部变形。曾经有一个上海的客户等他的一把壶足足等了半年。
尽管如此,曹奇敏还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做方器上,从造型创意到构思,从配样板到成型制作,直至烧制成功。他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从工艺上追求完美,在设计上追求刚柔相济的境地和效果。曹奇敏的手工方器壶,壶身外部用力均匀,轮廓周正,口盖平整严密,重视线点面整体配合,其作品中气十足,神采内蕴,外刚内柔,挺括有韵。
曹奇敏的代表作《绞泥金律壶》,运用绞泥、镶嵌、工艺和陶刻相结合,全手工精心制作而成。泥料选用黑料与淡绿相结合,做工精致,浑若天成,刚柔相济,肌骨亭匀,朗而不俗,秀韵悠长,深受众多藏家珍爱。
曹奇敏的作品中,还有一把《飞鸿延年壶》分外抢眼,该壶壶体为黑色,壶的中央运用镶嵌红泥与陶刻手法,突出了一只一飞冲天的鸿鸟和阳刻篆体“延年”二字,寓意为胸怀大志,事业腾达,福寿相体,鸿运绵长。壶的造型寓圆于方,方圆结合,圆嘴,环形把,结构合理,简练质朴。壶盖子口密缝紧凑,盖顶与壶身形制相若,既继承了明代器物造型朴雅,又发展了方器精巧素雅的风格特征,形体端正、线面流畅、大方得体、敦实厚重。
近年中,曹奇敏创作的很多作品在海内外获得好评。他创作的《绞泥金律壶》,《飞鸿延年壶》获得2003年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展金、银奖。其作品多次在全国陶艺评比中获奖并入编《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艺术作品集》、《紫泥清韵》、《中国紫砂图典》等专业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