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15日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我们看到诸多日本知名设计师列座于席:福田繁雄、浅叶克己、青叶益辉等,而作为中国唯一出席的陈幼坚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可见此次展览的量级。这次展览的设计师涵盖了日本平面设计界从新人到巨匠的最前线,聚集了300多名设计师,从一个侧面纵览日本设计不妨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具体地说,参展设计师有日本战后设计界的领军人物早川良雄先生、现代设计的顶尖任务永井一正先生,胜井三雄先生、福田繁雄先生,以及备受瞩目的年轻设计师佐藤可士和先生、佐野研二郎先生等。
日本设计以务实细腻精妙而闻名全球,又因索尼、松下、三菱、丰田等跨国大公司及发达工业城市的兴起而使得其工业设计行业异常繁荣。自上世纪50年代,日本主流社会从吸收、崇尚、模仿西方现代设计开始,继而融合、转化为具有日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双轨制。设计师在发扬民族风格特色的同时,还力求使作品具有时代性,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时尚风格——大和风格,造就了日本设计师在上世纪80年代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中唯一一个非西方国家的设计强国。而就这次展览而言,与很多展览不同——尤其是西方及那些西方模式的展览,观者并没有看到纷繁多元的设计载体,而只看到在洁白的墙面及木质挂架上有序地挂列着形状质朴、单一的手提袋,扇子以及日本传统的包袱布。而设计者的创意和主张,则都体现在这方寸之间了。简单的设计风格加上视觉的冲击力,把环保的设计理念传达给了观众。就从扇子说起,它在设计上突破了传统的花卉、人物、书法等表现方式,则运用了设计的元素融入到扇子中,并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喜欢,让扇子又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这也是设计师对回报社会的一种表现吧!
福田繁雄先生在中国设计界并不陌生,在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大家都能欣赏到他的作品,同时他本人极富喜剧色彩和个人特色的谈话感染了在场的人。他对能来中国参加设计展非常高兴,因为他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是《西游记》丰富的想象世界把他带向了漫画、设计之路:“猴年出生的我最喜欢的当然就是孙悟空了。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重达13500斤,可是却能变得如同一根绣花针般细小,甚至能够塞进耳朵里。这想法和今天的微缩设计法异曲同工。”福田先生非常强调设计师的创作个性,即使在最简单的设计中也透露出灵动和清雅。他对青年设计师中过度依赖电脑而欠缺手绘功底更欠缺思考的现象表示遗憾:“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的设计中没有夸张,但背后有深刻的努力。每一件都是经过思考做出的。”在三种不同载体的设计中,福田先生最欣赏自己的扇子设计,他巧妙地利用折起和打开扇子时扇面的变化进行构思:“由于扇面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形状,这也是件很有趣的事。”然而,在注重设计艺术性的一面的同时,他同样没有忽视设计与美术的不同之处:“美术是个人价值观、审美观的反映,而设计需要应和社会的需求,需要将广泛的信息与个人的审美趣味相结合。既要体现自身设计理念,又要结合设计品的机能和实用性。”同时他风趣、幽默等独特的创作风格传递给观众一种视觉享受。
在此次展览中参展的年轻设计师得到与大师同台展出机会的方式很有意思——通过 “一坪展”,即在3米见方的空间内展出自己的作品。这是由为年轻艺术家服务的画廊GUARDIAN GARDEN举办的,每年两次,分平面艺术和摄影作品两组,迄今已举办了三十几回。参加“一坪展”的多是年轻艺术家,从这些应征者中胜出者也参加年末的慈善展(此次展览的作品大都来自去年的年末慈善展),很多有才能的年轻人就此走上了职业艺术家之路,活跃在业界。
环保环保是一个全球共同提倡的概念,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一提起环保,人们都会想起类似于石油、汽车、温室效应这样的概念。而在这次展览中,日本人的思路独辟蹊径,将环保主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设计师将摩登的现代设计理念,通过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物品——扇子、手提袋、包袱布来诠释绿色环保的理念,观众能轻易地发现,在这些展品的使用功能和传统特色之中,又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设计之美。
策展人大迫修三先生坦言:“在日本,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购物袋每年会制造出60万吨的垃圾,这些包装材料和容器竟然占家庭垃圾的6成以上。所以我们审时度势,以‘环保包’、‘包袱皮’为题举办了企画展。而扇子的使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用一条简单明了的线路清晰地运用材质、表现主题,由此将主题和内容高度融合,在看惯了或光怪陆离或文不对题的所谓前卫展览后,日本人务实、质朴的作风不得不让人赞叹。“我们也可以在满墙贴满海报告诉观众要环保,要提倡环保,要反对温室效应,这样或许有用,但很可能观众看完回家不久就淡忘了。我们这样做,将环保理念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从实处实现环保。我们的展览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少前来参观展览的人都写下了他们的感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虽然都是同一种物品,可是设计却能够呈现出如此的多样性,真是太精彩了。’‘这些作品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包袱皮的用处和便利,以前我总觉得包袱皮已经过时了,可是这次我对包袱皮的印象完全变了。以后我也要使用包袱皮。’”在日本,展出的作品是可以同时售出的,在展览期间,共卖出作品7000余件,而每件作品价格并不便宜,约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这些收入全部捐献给了日本国际儿童基金会。在问及为何来中国做展览,大迫先生说:“在日本展览虽然很轰动,但日本的市场很小,能产生的影响也毕竟是有限的。虽然中国政策限制,我们展出的作品不能像在日本一样售出,但我们更看重的是展览所带来的影响。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又即将举办世界博览会,相信通过这次展览,大家一定能更多地了解日本设计的现状,更多地互相了解。”
日本作为一个自然资源有限的岛国,是一个自然保护和人文精神并重的国家。看过本尼迪克特人类学名作《菊与刀》的观者一定可以知道,日本精神中的克制、质朴以及坚强对欲望肆虐的现今社会无疑具有正面意义。在展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虽然作品水平各有参差、表现题材从摩登到传统各不相同,但都融入了鲜明的东方情调和日本特色。无论是折扇,手提袋还是包袱布,方寸之地处处体现该文化中朴素的审美趣味以及传统的禅宗哲学。设计与对象的巧妙结合,并将设计融入对象之中以至于无形,看不出设计之处,正是东方审美精神的体现,也是日本人崇尚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的行动所在。
观展之后让人深有感触的是,在日本人的设计展中我们所看到和体会到的,与目前设计界的一些过度设计、过度包装的浮夸之风有着鲜明的对比。而更近一步反思自身,同样是东方精神的伟大传承者,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为何有时候轻易地就迷失了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