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美育
3  4  
PDF 版
·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 激发兴趣 激活课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激发兴趣 激活课堂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 董淑军
  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兴趣。

  1.选择与确定正确的“关注点”。

  美术课是进行美的教育,所以引导学生选择美的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如在上《手绘线条图像》一课时,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线条不感兴趣,我了解到同学们最喜欢看动画片,先播放《宝莲灯》、《西游记》等经典动画片给学生看,同学们被画面上优美、潇洒的线条所吸引,然后让他们自主探究:用线的方法是什么,怎样用线去表现人物。最后经教师点评、示范后,学生对线条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练习画一些简单物体的局部,由浅入深,逐渐地对线条产生兴趣。然后试着让学生临摩或创作卡通画,在练习过程中线的表达技巧也就掌握了。

  2.走出教室,到校外去感受美,创造美。

  现在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针对这一点,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外去,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创作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如《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一课的内容很多。如果让他们在教室凭空想象,效果不好。笔者利用学校靠山的优势,组织一次登山的郊游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写策划书、画路线图、制作出游旗帜,郊游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在山里画了许多速写,有些还画得很好,画出了大自然的美景,是在课堂里表现不出来的内容,出乎老师的意料。通过这一次策划出游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的绘画基本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使他们的团结、互助、意志力等品格得到综合锻炼,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

  二、把握学生的“情感”点,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能振奋人的精神,有效地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发挥。当积极的情感进一步与信息、意志相结合,便能产生积极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在欣赏课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这样学生的激情才能荡漾。如在欣赏·评述《格尔尼卡》一课中,我以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这一情感展开教学,把握这“情感”点激发了学生欣赏、创作的欲望,激活了美术课堂。

  三、充分利用范画,激发学生绘画兴趣。

  画是向人们表达的最直接方式,面对精美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聪慧、心情愉悦。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欣赏课还是技法课都离不开画面。欣赏精美的画面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内涵,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审美教育。

  1.欣赏范画——给学生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单色版画》一课中,我展示用鱼、树叶、草席等实物拓印的版画作品时,同学们非常惊讶,原来用这些东西也可以拓印成一张张精美的版画作品。他们也想动手试一试的兴趣被激发,接下来课就容易上了。

  2.课堂范画——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课堂上的示范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也可以激发一种冲动。在示范的状况下,学生是亲临其境的,是近距离的,是直接的感官反射,是直接的心理反应,当美好的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就会产生一种欲望,就会去尝试表现与创作,并使这种情感态度转化为持久的兴趣,这正是美术课程所要求的。

  3.对比范画——加深学生理性认识。

  教师在讲评学生作业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述该如何如何,一味地提出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学生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画,这样空洞地说教,老师费了力气,效果却不佳,不如选出较为典型的作业进行比较,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老师也会觉得轻松。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抓住良机,及时引导,激活思维,使学生步入成功的殿堂。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及时点拨,激活思维,给学生开创一片展现自己的平台,鼓励帮助学生站起来,让学生满怀着激情去创作,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07 激发兴趣 激活课堂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 董淑军 2007-12-22 48256DEA008181F5482573B6002815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