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鉴藏
3  4  
PDF 版
· 中国当代艺术推波助澜 不断演绎千万“神话”
· 当代艺术回暖迹象明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当代艺术推波助澜 不断演绎千万“神话”
  2007年4月7日香港苏富比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张晓刚的作品《天安门一号》在拍场引来了一番风起云涌。这件尺幅为98.6厘米×128厘米、估价500万至700万港元的作品,得到了场内外多位买家的赏识,竞争异常激烈,僵持不下。最终的较量在一位场内买家和一位委托买家之间展开,两人执着应价,互不相让。在鏖战了10多分钟后,最终以1544万港元的成交价名花有主,并一举成为该专场成交价最高的拍品。

  2007年5月27日,岳敏君1991年作品 《画家和他的朋友们》在香港佳士得以2048万港元成交﹐超出原先估价的十倍﹐创下画家本人作品世界拍卖纪录;2007年5月28日,法国华裔画家赵无极的抽象油画《14.12.59》,以2944万元成交,不仅高出估价约三倍,并且创出赵无极作品拍卖纪录,在这幅作品之前,赵无极作品的拍卖最高成交价是1800万元。

  6月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张晓刚的《红色肖像》,成交于1488万元(含佣金);曾梵志的作品《面具系列1996no.8》,以1264万元(含佣金),打破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张晓刚《红色肖像》以1488万港元,均打破了画家作品的最高成交价世界纪录;毛焰的《记忆或舞蹈的黑玫瑰》以1001万元成交,创造了画家作品新的成交纪录;2007年6月3日,在北京保利春拍中,石冲的《今日景观》以1650万元成交。

  6月18日,不到10天,纽约苏富比又传来张晓刚的油画《大家庭系列:三位同志》拍出2112万元的纪录,而岳敏君的《金鱼》更是刷新了个人乃至整个中国当代作品的拍卖纪录,以138.4万美元,超过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9月20日纽约苏富比拍出的两件张晓刚作品:一张《同志系列》的经典单人肖像,达到1880万元;另一张视觉另类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更是推高到2300万元才罢休。张晓刚继续稳座“天王”宝座,难以撼动;10月13日,伦敦菲利浦斯拍卖行推出曾梵志的4件早期作品,全部拍出。其中1992年创作的《协和医院》三联画中的第二幅以4116万元夺得全场头魁,创艺术品拍卖纪录新高;而岳敏君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画作,格外受到瞩目,10月7日,香港苏富比将其1994年作《希阿岛的屠杀》直线拉高到3137万元;8天后,伦敦苏富比推出岳敏君隐喻性的画作《处决》,以4478万人民币创下中国当代最高价,锋芒盖过同场拍卖的美国现代画大师罗斯科(Mark Rothko)以及英国当红艺术家赫斯特(Damien Hirst);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2007年11月25日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上以7424.75万港元成交,一举创下三项世界拍卖纪录,即: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纪录、中国画作世界拍卖纪录、蔡国强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市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社会行为。艺术家只有创作出高度透析历史、关注社会、解读社会的作品才有可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之所以中国当代先锐绘画艺术备受国内外市场热捧,在我看来,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作为现代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关注的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发问。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已经不是旧时文人士大夫或绅士,因而在他们的心底已不再滋生厌世和逃世,“逸笔草草”已难以调节他们的精神世界。另外,从审美和价值取向的角度而言,张晓刚、岳敏君等人的画作以调侃政治符号或偶像人物为特点,被列为“顽世现实主义”或“政治波谱”流派的绘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外国人看待中国社会的思维定势。

  可以这样说,在今后的一定时间内,油画将以其思想性强和技艺含量高的优势占据市场的主导板块和引领收藏、投资的时尚。当然,市场的风云变幻多半受制于操盘手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就需要收藏、投资者的冷静思考和审慎出手。从眼下市场的情况看,收藏、投资者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追捧,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一场有钱人的投机游戏,绝大多数人在这场游戏中血本无归。诸如有人从国外市场以500万元高价拍下了一幅中国当代油画,结果拿回来卖50万元也没人要。因此,切忌盲从和迷信《福布斯》(最新一期《福布斯》杂志对当前收藏市场五大热门藏品进行点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击败钻石、伊朗当代艺术、时尚摄影以及古旧纸币,位列榜首。)的排行,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福布斯》的排行所反映的只是国外市场的一个瞬间的“风云气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代艺术的虚火现象,稍有不慎,很容易被误导入市,到时也就难免在错误的时机购入错误的作品。

  要言之,对当代艺术,我们要有独立而又多维的思考和辨析能力。面临如此飙升的当代艺术的价格走向,选择当代艺术,最忌讳的可能就是盲目地是跟风。如何把握好对当代艺术的尺寸,根本问题是要深入研究当代艺术家。“70后”和“80后”的艺术家很少有传统的羁绊,因此,他们的创作理念很新锐,没有负担。但相对来说,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又缺乏应有的深度,这就导致他们可喜的是人格有“独立”的一面,遗憾的是人格不够“健全”。他们很容易“轻信”市场份额和数据,尤其是异域的份额和数据。这就使得他们手中的画笔极易成为市场操盘手的“利益工具”。这,抑或就是投资当代艺术的风险所在。

  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人格独立而又健全的艺术家会在市场的锋刃上崛起,反之,则会被扼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鉴藏 00007 中国当代艺术推波助澜 不断演绎千万“神话” 2008-2-2 美术报000072008-02-02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