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5版:评论
3  4  
PDF 版
· 走出去与走回来
· 一簇空蒙杳霭间
· 2007年的“不亦快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出去与走回来
——谈学习颜书的一点体会

■邵士平
  初习写大字,由于当时受身边资料的限制而写的是颜书。客观地讲,当初并没有认识到颜体究竟有多好,具体好在哪些地方,也体会不到人们所常说的那种什么大气、厚重,只是说颜字好的人太多,又居于“四大家”之首,因此也就买了本颜帖——《颜勤礼碑》写起来。这一写就是四五年,从拿笔就手发抖到熟练握笔;从坐着写到站着写;从涂鸦到基本能写个形似,这个过程中还是能感受到进步的,能感受到学习书法的乐趣。但时间再长一些就不行了,写一遍又一遍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都写几年了,书也翻旧了,仍然感受不到颜书到底有多美。同时受到学习风气浮躁时风的影响,不求甚解。看到别人的作品龙飞凤舞或新颖或潇洒,看看自己还在临帖,何时才能出来?于是弃颜而学其他。就如人们常说的,越往后来进步就越慢。学书如此,学习其他也是如此。开始是一片空白,逐渐去填充的过程一直都是新鲜的,当填充满了,再去修饰、补充、美化,这就需要耐心了,还有学习艺术所需要的恒心和毅力!

  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可以说广泛临习诸名家。大篆、小篆、汉隶、魏碑、行、草等等。但始终没能找到自己的至爱,最后发现什么收获也没有,哪一家哪一种书体的风格也记不住、用不上,哪一种书体也写不像。蓦然回首,失落和无助油然而生,羞愧满怀。

  偶然在旧报纸上读到一道友谈学颜书有所得的文章,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索和共鸣。再去看颜书,也许是自己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的缘故,的确,这次真的被它的宏大,被它的静穆、厚重、被它整体观来的气势所感染,被它迷人的魅力所倾倒。颜书真的是名不虚传,像见到老朋友一样,熟悉而又亲切——我被自己的这个发现激动不已,迫不及待,拿起笔来写了一通,竟也十分上手!之后,静思,对自己这种“理性的回归”,感慨颇多:

  其一,人们公认为美的、好的东西,肯定会有其可取的地方,自己发现不了是自己认识的浅薄,自己的欣赏水平还很有限。

  其二,社会上,包括艺术院校的教学中存在这样的说法,说唐楷不宜长写,原因是法度深严,一则不易写好,二则写好后出不来——之前,对这种说法没有去深入思考过,对此,现在我想说的是,一辈子写一种书体恐怕都不能写得很好,不能完全地体会到它的精髓,还没有“走进去”,就担心“出不来”,这简直是杞人忧天,是以讹传讹,是盲从,是一种不经思考、不负责任的说法,也是一种肤浅的说法。

  其三,流行的那种“学一半,忘一半”,“不求甚解”的学书方法不科学。学一半就很快换帖的做法,很可能过一段时间那学到的一半也会忘记,最终什么也学不来。

  其四,李可染老先生提倡学习艺术要“以最大的努力走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甚是精当,一语中的,道出了学习艺术的精髓。但我认为,咱们大多数的普通人,能走进去就是我们一生的不懈追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5 走出去与走回来 ■邵士平 2008-2-9 48256DEA008181F5482573E10010B39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