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0版:篆刻
3  4  
PDF 版
· 读陈峰印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读陈峰印稿
  岁末,陈峰从浙江来,带来他厚厚的一沓印稿。近年来,我随着年岁的增长,目力不及当年,作印渐少,看到他如此勤奋地治印,既自惭汗颜,又为之一动。

  陈峰20世纪80年代末求学南艺,读书法篆刻专业,我每次去上课,都被他们疯狂般地创作所感动。据说他刻印一刻就是一大堆,以通宵达旦而后快。于是,有了灿烂的成果。毕业后不久,他就在“全国中青年展”上因篆刻而获奖,获奖作品中有一方《黄瓜园外》,用刀大胆泼辣,苍浑有趣,我至今不能忘怀。

  古代篆刻家风格的形成:有从书法出的,称之为“印从书出”;有广搜金石文字,摩挲研究而入印,取其一类语言注入自己印章的,被称之为“印外求印”。也有人说,临上千方汉印,自然出手不凡,犹如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有些印家本无多少今人所谓创作理念,刻得一样很好,原因是他们的头脑中储存了许多古代好的印章,遇到自己创作时,便像打开录像机一样,在刀下表现出来。

  今人刻印,与实用关系不大,故创作便常常跃为第一义,大约正是这一原因,风格便成了一位篆刻家极为重要的追求。陈峰近期的创作,便反映了他孜孜不倦的这种追求,翻开印集我目不暇接,自然也不能用当年的眼光看他的作品。

  如果粗粗分类,我以为他的探索大致可分为“写意”和“工笔”两大类别。其中尤以写意的一类突出。读其《莲花堂主》一印,有边款记云:“是印用魏书刻,得浑厚苍茫,甚为得意,刻印能脱凡俗,不易也。此印所用书体大约是自魏晋时佛门抄经体中而来。味道也只是“苍茫”模糊而已,然其所求之风格却甚为明了,即以这样的字入印,加上粗枝大叶的刻法,印面又在粗砂上磨出划痕谓脱去凡俗也。这样的印还可以在印集中见到许多,时有奇字、奇刀,大小错落、部首夸张挪位,甚至刀痕毕露,印底半留,以常人不为之半成品为成品,如《所行无碍》一印,篆、隶、草书混为一体,自跋云:“粗刀乱斫可见一二。”予则谓:“胆识之大,亦可见二一也。”如果说“所行无碍”之法确可形成风格,但如果追问,粗糙之法以外打动观者的就不仅仅是这些,还应该有字法、章法之美。此外,作为一方出色的印,更难的是如何将这些美与“粗刀乱斫”相统一,如果不能将诸种矛盾和而不违地融于一印之中,则刺激有余,而耐看则不足了。

  耐看是需要提炼的,反观集中几方佛造像印,造型、衣纹、边栏,点与线的结合,处处显示出作者的工细处理,正是增一毫嫌多,减一分嫌少。然按大写意的道理,更应概括、简洁,所谓粗头乱服,而实是率真凝练,因此那些“粗刀乱斫”的印作,岂不更需要提炼吗?

  陈峰的写意印章,经过变化,语言符号之来源已不很清楚,但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抵取法于古代篆刻家不甚关注的唐印、道教印、元押和魏晋时代的将军印等。作者从中获取养分,分析其中有价值的语言符号。这如同源头取活水,使其印作给人以新鲜活透的感染力。我们知道这种印章艺术取法对象的拓展是近几十年的事,它使人们看到,并非只有印宗秦汉才能刻出好的作品。为此,我曾在其他文章中提出“化野为文,化俗为雅”的观点,是想说明,在取法民间或是俗文化范畴的艺术语言时,这个“化”字是必须去做的,因为只有“化野为文,化俗为雅”,才能使新鲜活透的感染力得以持久。

  读陈峰的印作,其旺盛的创作激情溢于印外。他已有了许多雅化的作品和技法,他与同时代印人的这种探索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我在被新鲜活透的印作打动的同时,写下以上感想,愿与陈峰君共勉。在未来,当我再读其印时,估计有两种可能,一是天翻地覆,面貌全变;一是从现有的印作中抽绎有规律的艺术语言,形成更成熟的风格。然不论如何,我都会被陈峰的印作感动。

  黄惇(南艺博士生导师)二○○七年三月九日

  

  陈峰,字子奇,别署癯夫、莲花堂主。1964年7月生于浙江上虞。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2003年迁居杭州,为职业书画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创作委员会委员。

  作品在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获奖、四届浙江省中青年展银奖。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国篆刻展,第六届全国中青展,首届浙江中青展,第二届、第五届全浙大展,第二届全浙篆刻展,首届国际篆刻展,新概念篆刻展,两岸书法篆刻交流展、07浙江青年二十人展等。论文入选《王羲之研究论文集》。

  通讯地址:杭州市建德路9号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邮编:310006

  手机:13456771228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篆刻 00030 读陈峰印稿 2008-2-16 美术报000302008-02-16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