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0版:赏析
3  
PDF 版
· 聆听心跳的律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聆听心跳的律动
评艺术狂人博伊斯
■张丹妮
  1921年5月12日,博伊斯出生于德国克雷费德。他从小对自然科学具有浓厚兴趣,不仅乐于搜集植物标本,还自办家庭动物园。中学毕业后,博伊斯经历战争,战争中他数次濒临死亡威胁,他曾遭遇被敌机击落,在深雪中失去知觉,有着依仗鞑靼人的毛毡和动物油脂治愈伤口的传奇经历。战后,博伊斯由于被雕塑家勒姆布鲁克“用雕塑指代内心世界”为灵感的雕塑作品所吸引,而正式投奔艺术,在国立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他在学习中认识到以自然科学为主的艺术观毫无出路,他试图去不断发现艺术,并以此作为人生准则。1954年,博伊斯离开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在不断发现艺术的人生跋涉中遭遇低谷,他在回忆这段生活的惊慌失措时曾做出这样的评价:疾病几乎总是伴随生命中的精神危机,出现这样的危机常常意味着一个人没有方向,或者方向太多无所适从。出现这种危机时,要求我们必须澄清某些东西,认准某个方向,得出新的结论。而博伊斯确实在消沉两年后的岁月中认准某个方向,得出新的艺术结论,其结论的肯定与坚信,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无论经历多大的压力,都不曾再陷入这样的颓废与迷茫。1961年,在博伊斯成为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教师后,他不遗余力宣扬“扩展艺术的概念”及“社会雕塑”的理念。他参加世界文件大展,参与政治,参加绿党,坚持与社会冷漠因素作斗争。他不断在艺术作品中实践用艺术影响思想,感染人类,构建暖性家园的艺术理念。

  博伊斯的艺术理念是时代背景的产物,他既希望艺术能重塑个体精神状态,唤起日尔曼民族共同的自觉意识,又期望通过艺术的力量,改变人类在物质世界的商业繁荣中所存在的冷漠金钱关系。就此,他在艺术观念的缔造中思考构建暖性社会的艺术目标,期许艺术的力量能够唤起人类温暖的心灵。正是在这样的艺术动机下,博伊斯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宣言开始,到“扩展艺术概念”直至“社会雕塑”理论的完善,在世界艺术的发展史上,缔造出卓尔不群的艺术景观。博伊斯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是指每个人都具有解放个人创造性的必然性,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他自己所支配的自己本身。我们并不需要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我们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博伊斯所描述的“生活本身就如同一种创作性表现,世界的未来将是人类的一件艺术作品。”

  正是在这样的艺术理念之下,博伊斯开始了他一生艰苦卓绝的艺术创作,他从1947年开始在国立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求学至1986年去世,共创造了70件行为艺术作品和50件组装艺术作品,他通过作品不断实践社会雕塑的艺术理念。其中,博伊斯在1963年所作的装置作品《油脂椅》已成为他构建暖性社会的代表性象征。在木椅子上堆叠三角形状的一块奶油,形成一种别出心裁的物体雕塑,这件作品是利用油脂所产生的温度变化,通过材料本身的暖性特质,使人产生解剖学、心理现象等联想,触摸人类温暖体验。此后在1971年和1974年所作的行为作品《沼泽中的行动》和《荒原狼》,则分别通过艺术家本人浸泡在荷兰东恩德的须德海行为和在与狼共处一室的表演而从自然生态角度,倡导人类对暖性社会构建的认识。不仅如此,博伊斯对社会雕塑理想的实践,从单纯的艺术行为扩展到生活根本行为。他身体力行,希望通过直接的政治参与、行为反抗,使社会更具人性化。他成立自由国际大学,参与绿党,为实践人人都有学习权利的理想,他勇于收取被学院拒收的学生入学,并不计个人利益,敢于与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体制做积极抗争。此外,博伊斯的艺术作品,还体现对死亡、对消费社会的反思,《如何向死兔子讲解图画》、《地震》、《二十世纪的终结》等都是此类思想的艺术载体。无疑,他对植物动物的童年热爱,对战争死亡的切肤之痛,以及对油脂毛毡的温暖体验,都成为他日后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博伊斯虔诚地面对艺术,真实地面对生命,他人性的社会观、自由的艺术形式、自由大学的理想,都使他如自己的偶像凡高一般成为世界艺术里独树一帜的英雄。正如艺评家德莫斯特内斯·达韦塔所强调的:“在博伊斯的案例中,我们不能说他有多种作品,因为他只有一件作品,那就是他的一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赏析 00040 聆听心跳的律动 ■张丹妮 2008-3-1 美术报000402008-03-01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