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这样写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又写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有时候,我想用《桃花源记》套一篇描写我所去过的地方,但是,我一直未能如愿,即便我能找出一些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我所看到的美丽,但我实在找不出什么句子来表述我所体会到的惬意。风光之美,很多时候是来自心灵的应对,而不仅仅来自视觉。
广州油画家杨尧、上海油画家郭立伟、广东水彩画家黄宗海、福建油画家赵九杰、江苏国画家陈长来用他们手中画笔记录了他们所看到的风景,也许画中是他们天天走过或本来就身居其中的场景,不然他们怎么如此的信手拈来呢?又怎么画出了迥异于其他区域的日与夜,天和地?
我“看见”了画家在他们各自的画中——清茶一盏,春色几许。 谢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