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中国走入了她历史发展的低谷,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当时的中国已经丧失了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所拥有的辉煌地位,在国际上的名声大不如前。当时越来越多的革命青年、学者以及仁人志士开始觉醒并对残酷的现实进行革命性的反思,后来新文化运动终于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科学和民主的思想进入了先进中国人的精神领地,与此同时这两颗革命的种子在这块领地上生根发芽开始成长。鲁迅,这个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此时已然决定弃医从文,他用笔杆做刀枪为这个满是伤痕的国家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英勇而坚决的斗争。除此之外,他的另一项革命性举措便是邀请版画加入到这场革命中来。
中国版画的发展在世界科技发展史和艺术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位置。雕版印刷的发明为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经历了明代的鼎盛和清末的衰落之后它却以黯淡之色步入了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本人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国内的进步青年,搜集国外木刻资料整理成册供青年们学习研究,德国著名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就被收集在其中。珂勒惠支本人的革命斗志也对中国的青年版画学习者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坚定了他们对革命的信心。鲁迅在这个时候倡导进行版画的学习和创作是有一定的革命意义的。在他看来,木刻基于它本身的创作特点——具有可复制性,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它的可复制性发挥可传播性。可传播性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可以有更广泛范围的意义,即木刻创作行为可以帮助革命进行思想宣传,并为我们的革命增添力量。
自从鲁迅先生为中国革命青年引进西方版画新的创作方法以来,版画越来越成为中国革命时期的有力武器。在抗日战争时期,版画家们通过创作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在思想上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抗侵略的革命,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打击;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里的版画创作也十分活跃,大家积极为宣传解放作贡献;而在国统区,大家的创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一些有志的进步木刻家,像丁东、王树艺、汪子美、刘铁华等,他们都坚持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革命斗争,继续进行版画创作。版画,虽然它既不是刀,也不是枪,但在这个时期却起到了如刀枪般的功能,它如同鲁迅手中的笔,不是刀枪胜似刀枪。它以艺术的内涵披上革命的外衣,参加革命,行使着革命性的艺术使命。它使艺术在革命中得到了崇高的升华,改变了艺术浪漫美的传统看法,使人们明白艺术不仅可以是革命的,而且它是战斗中的精神部队。
中国版画在20世纪的革命中一改自身的传统面貌,西装革履地登上了革命斗争的舞台。创作活动则以现实中的中国为题材,借助西方创作手法进行的,用以达到革命的目的。这次革新是适应革命的需要进行的,是由这个时代决定的。传统的中国版画创作内容和手法已经不能满足革命的需要了,因此,选择适应革命发展需要的创作手法是这个时期版画发展的当务之急。木刻油印成为了这个时期主要的创作方法,它的材料简单和费用低的优点在大多数版画创作者的经济承受力之内。一些中国传统的版画创作,由于受到制作程序繁杂、个别材料价格高、制作速度慢等条件的制约,不能更好的适应革命发展而暂时不能融入革命创作的主流。然而在版画创作吸取外来经验的同时鲁迅先生没有忘记号召我们在创作中体现我们的民族性,民族性是我们自身革命的性质,我们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自强。中国版画这次革命性中的革新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是漫长的,但是从中国版画的发展来看,这一段时间内的漫长只是它发展中的一小部分。革命最终走向了胜利,当和平来到的时候,革命将悄然而去,只留下它的背影供人们警醒和纪念。20世纪初中国版画的革新性是在它的革命性诞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第三次科技革命来临了,它为人们带来了原子能、电子信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系列的高新技术。科技的革新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影响到了科技之外的其他领域,如文化、艺术和教育等。这个时期在西方,文艺理论发生的变化比我们快,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出现,在艺术领域出现了达达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波谱艺术等等。这些新科技和新思潮随着战后国际交流的加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我国的版画发展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受到新科技新思潮的影响。一方面版画创作的物质材料种类增加了,技术含量也相应提高了,如综合材料的应用和版画创作使用电动工具的出现,传统的创作条件已经不能满足部分求新的版画家们在此时的创作热情。这个阶段直至现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对版画艺术冲击最大的则是数码技术的超快速发展,而且这种冲击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在一些艺术家的创作中,他们已经放弃了过去手绘草稿的方式,代之以电脑制作。这使得艺术创作中人性化的因素相对减少了,数码技术含量相对增加了。甚至有的艺术家直接用电脑进行制作直至打印出来,整个过程全部由人操作电脑完成,这种创作方式也带有一定的争议性。另一方面,版画家们也已经开始接受新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想融入他们的创作,使这个时期的创作出现了新景象,创作所表现的内容拓宽了,由过去对革命热情的宣泄开始转化进而将这种热情分流到了对日常生活的、社会发展的、个人情感上的表达等等,作品中表现个人个性突出的情绪频频出现,导致人们对作品欣赏时一方面被作品吸引,一方面又感到迷惑。这种欣赏结果的产生由这个社会的改变、时代的改变发展到后来人们开始适应性的欣赏这些跳跃性思想创作的作品,称它们为时髦、前卫。的确,艺术就是让人的思想和精神在创作材料上、创作方式上真实地发泄,这也代表人们开始慢慢地接受这个时代和适应这个时代。第二次革新虽然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时代的浮躁情绪在里面,但是这是一次自由的革新,没有战争的压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地革新起来的。
中国现代版画的革新性一方面革新着它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一方面又被它所经历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特点所革新。版画的革命性给予它革新性机遇与挑战,版画在选择革命并且继续发展自身的同时,使它自身的革新性颠覆了它的传统,它的传统在革命与革新中遭遇挑战,这是中国版画发展中一个让人回味深长的话题。
20世纪的中国版画发展在为其自身寻找到发展出路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传统特有的风格渐渐在这发展的洪流中被冲刷。年画、雕版印刷等传统的版画的创作规模渐渐缩小了,甚至一些具有地方代表性的版画正在濒临失传,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很难想象一个民族在发展艺术的过程中丢掉其自身特点将代表什么?我们的艺术需要发展,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的特征被表现出来才能具有标志性。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民族性的丧失也是一个民族走向迷惘的推动力。如何使我们的版画艺术不迷失在消亡的十字路口?对待传统的创作方法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传统版画艺术。现代的创作方法加入了更多的先进技术成分,这使得创作过程中版画的画面效果比传统版画的质量提高了,但又使得版画自身人为的原创成分减少了,这是传统技术流失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应该在创作中注意保护和保留传统版画创作中那些精华的、且先进技术无法替代的部分,使我们的传统艺术得以流传和发展。
应该说,现代的艺术创作中除了发挥版画自身优点的同时还要尽量为其创造更多的环境和空间。艺术是有它自身的下一个时代、再下一个时代和下下个时代的,我们要对艺术充满希望,要为艺术的发展注入更多的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