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3版:评论周刊
3  4  
PDF 版
· 被误读的80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被误读的80后
■谢 海
  20年后,或者10年后,或者三五年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所谓80后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一个80后的后生在2007年底问我的一句话。当时我没有回答,事实上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如果一个人能知道未来,干什么不好)。

  如果我们还在讨论80后的艺术家或者他们这代人“缺乏责任感”、“不囿于传统”、“叛逆”等等特点,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背离了我们将要深入分析的重点。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戴上了有色眼镜,用不是同一个语境中的评判标准来辨别一件事物。比如我们常说80后“叛逆”,那么,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他们为什么“叛逆”?“叛”了什么样的“逆”?我们天天嚷嚷着所说的创新,跳出传统,他们为什么就不可以“不囿于传统”,他们的与传统不同为什么就成了“缺乏责任感”。原因大抵只有一个,就是他们还年轻,他们应该按照通常想象中那样——把基础打打好——但基础又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10年前从北京到上海所需要的时间和现在所需要的时间是无法比拟的,来去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10年前的普通信件、20年前的转盘电话、30年前的记字电报如今都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城市化、数字化改变了时间的属性,缩短了地理意义上的距离,而不变的却是我们的思想,这多少有点让我们说不过去。

  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他们不为世俗所困扰,独立独行;他们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网络用语),有自己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他们反对别人说他们是生长在蜜罐里的一代,他们认为他们是最有包袱的一代;他们对以电脑作为媒材的虚拟空间有着不一般的痴迷和依赖,但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远离虚假和不必要的尴尬……他们认为的很多认为是我们认为不可以的,但他们说,这就是代沟。其实,所谓的代沟就是我们还一相情愿地把80后的艺术家还看成是个孩子,还是个嫩头青,就像多少年前我们被我们的前辈所认为的那样。

  从几年前开始,我一直从事着60年代、70年代艺术家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因为在我看来,我和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背景,而对于80后的艺术家,我看到了,最多说一声好或者不好,我只能做这么多,毕竟我还没到拍拍别人肩膀说“很有前途年轻人”的年纪。

  80后的艺术家生活背景与我们不同。他们出生的年代是激情流溢的年代,是理性回归的年代,所以对于1980年到1989年激烈的文化思潮是一种在场却未能参与的状态。他们开始记事时是中国计划经济转向为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上世纪90年代,他们还没弄清楚“下海”是怎么回事时却理解了“下岗”一说。随着物质生活的一日千里,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之中还知道了进城打工、出国留学……他们在这个世纪初的艺术类院校扩招中走进象牙塔,他们知道要尊敬老师,还知道要尊敬老板。

  成长经历告诉80后应该如何生存,他们对话又不想和对方见面,所以他们用QQ、用MSN;他们的心思、观点想让别人知道,于是有了博客;他们甚至懒得出门买东西,因为他们几乎人手一张支付宝。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他们是不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 “娱乐”和“恋爱”。所以,80后的艺术作品中看不见那些政治、历史、乡土情怀,而大多是“游戏”、“网络”、“爱情”和“自我”,他们极力回避深度和沉重,他们用活泼、判逆、搞怪等等鲜明的艺术语言诠释着他们眼中这个世界。

  我所了解的80后艺术家有人颓废,有人积极,有人恶搞、怪异,但他们的作品不外乎孤独、寂寞、多疑、奇诡的表征,在他们顶天立地的作品面前,尚未细看画面,已感到一种震撼和冲击。大体来讲,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杂糅了众多经典元素和集体记忆的80后的艺术家作品,朴实与浪漫、粗俗与圣洁、怪诞与写实,层层叠叠地记录了他们身上积极的创新精神,也可以看到后信息时代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拷问,以及对艺术生存方式、文化困惑的质疑。

  80后艺术家具备了成为新时代代言人所有必须拥有的技术(良好的教育背景)、时间(宽松的创作氛围)和物质(艺术市场的向好)的条件。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尚在难以判断他们的状态是否合理时,他们能否回答自己怎样成为一个文化精英或者文化英雄。

  刘国松曾经说过“先求异、再求好”,而80后的艺术家却因为骨子里的“不安于传统”的特点与一个成功艺术家的选择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一开始就与众不同,他们肆无忌惮地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倾销着自己快乐、痛苦、忧伤、真诚和虚伪。在艺术产业化的当下,在艺术界疯狂制造速食面的时代,80后的艺术家没有被同化,他们的艺术创作依然故我,守住了艺术真诚的起码底线,从而让“过于张扬的自我让他们没有责任感,缺乏和社会的参与”等等看法显得不那么耀眼。

  80后艺术家至今并无多少话语权,最多也就是一些在自画自说类的文章里谈谈一些无关痛痒的看法。但由于他们的外语能力、学院教育和当下传媒业的发达,使得他们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游刃有余——他们用作品说话,挥洒自如、轻描淡写从容应对来自理论界的困扰。比如我们常看到有人指责80后艺术家作品中过多的自恋情结,而实际上,在他们作品中的场景和人,宣泄或者替代观众不可能实现的一些梦想,正是80后艺术家作品一个最直截了当的特点——制造梦幻原本就是他们的特长。

  当然,想成为文化精英或者文化英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端正艺术和商业的关系。如今,老百姓的投资方式极为丰富,艺术品收藏只是其中一个选择。再一相情愿地感叹纯艺术创作,其实就是一种矫情,那么,80后的艺术家应该如何面对来势汹涌的艺术市场呢?在一个文化精英或者文化英雄被确认之前,成功与不成功,是以作品的好坏来分野的,而不是你拥有的财富是多少,艺术家的成长不是小说般美好,不过,这是一个另外的话题。好在我们的艺评人、收藏家已经陆续认同了80后的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意义,这已经足够了,因为80后的艺术家作品在商业之外,也有人生况味在。

  如果80后艺术家已然成为一个文化符码,我们所要做的不如继续去关心他们各自的作品,少一点质疑,就像我们在多年前所遭受的质疑一样,彼此肯定是有误读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周刊 00043 被误读的80后 ■谢 海 2008-4-5 美术报000432008-04-050000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