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2版:纪要
3  4  
PDF 版
· 情系故乡
· “象罔得之”董也山艺术座谈会(摘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象罔得之”董也山艺术座谈会(摘要)
时间:2007.12.8 地点:杭州恒庐美术馆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刚才董也山老师画展的开幕式已经结束了,现在大家聚在这里开座谈会十分有意义。展览是画家把很多年或近几年的作品一次性呈现给大家,大家看了这些作品后或褒或贬,或喜欢或不喜欢,都各有各的想法,那座谈会是将这些公诸于众的最好方式。一方面对于画家今后创作有建议性或肯定性的帮助,另一方面通过展览本身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中国画发展的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画家的展览供大家“解剖”,看他的艺术实践创作出来的作品本身包含的内容是否是我们希望发展的东西。今天来了许多美术界的前辈,下面请他们先谈谈。

  

  包辰初(杭州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董也山先生可以称得上“先知先觉”,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杭州很轰动的西湖画会展览中他的作品就崭露头角,西湖画会当时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的。画是传统一路的,也很有新意。新,又没有把中国的东西丢掉。今天看了他的展览以后我觉得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画得很“自由”,笔墨很自由,构图也很自由,很潇洒,潇洒走一回,他这样一画呢,就十分轻松地表现了他的绘画思想。

  

  钱大礼(画家):他画山水的,所以叫也山了,也是山。董也山的传统基础很扎实,他现在的画里,老一套的画法没有,其实呢,传统画功夫又是很好的,笔墨功夫也很好,他在山水“变形”研究上一直走在前列。今天看了画展后感到他的那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变形有八大的味道并经得起推敲。刚刚包辰初说的,很潇洒,是的。这“似与不似之间”是难的,如果没有传统基础就经不起看了。展览中有一张画的中间滴了一点墨,边上有很多线,我觉得好。有人说看不懂,这我就说不清了,但我看了,很好。当然,初学者不能去学,除非你的基础已经很好了。展览是成功的,有这么多作品。这几年他活动少参加,但作品拿出来了。我认为基础好的,可以吸收他的画法,值得学习。至于建议是有些笔墨分量可否更重些,有些干脆少一点。他有一股冲劲,他创新,一直是走在前面的,他的画可以倒过来看,也有笔墨,有意境。一般人没有冲劲也就没有新的东西。祝他画展成功。

  

  杜高杰(浙江大学教授):二十几年前,我们一同去新昌一带写生,我与也山先生相识二十多年来时有交流,但像今天这样比较多、比较全地看到他的艺术作品,特别是看了他的几篇短文,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古人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造化怎么师?中得心源怎么得?大自然怎么走进去?又怎么样走出来?也山这条路很值得我们研究,他是怎么走出来的?从他的展览和文章中告诉我们:他是这样走出来的。他把我们从苏东坡开始,到现代的黄宾虹、齐白石对“似与不似”、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不同理解进行了非常好的诠释与把握。从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到生活,又能看到传统,这个“源”与“流”两个脉络都能显现,他的画中有八大的东西,当然也有其他的,但是,完全是他自己的。他的作品是一种气韵的缓慢流动,流动出一种淡泊、宁静、含蓄、野逸的中国画最高境界。希望也山兄在未来的路上不断充实,还要不断地到生活中去,当然不是照搬生活,与生活要保持一定距离,生活的道路,自由创作的道路这两条路的融化,我们期待着也山兄有更大的成就。

  

  何加林(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我们这一辈与董老师他们一辈的先生之间有一种“代沟”,卓鹤君老师的画中有现代构成,董老师也有。这是因为他们学画的时期正是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以后的那种形式美对中国画的冲击很大,所以董先生的画讲究“构成”,尽管他的作品中由许多“八大”的东西转化过来的,并心领神会于其中。我们年轻的时候就看到过董老师画过八大风格的东西,还有书法。我觉得还有一个特点是他在追求似与不似的东西时有些“恍惚”的状态,从画面上很难确切地找准一棵树或一片山,所以给我的启发是有时我们不用画得过于具体。

  

  童中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大家要讲真话,通过每一次像也山兄这样的座谈会对我们的学术有所启发与提高。今天我看了展览后最大的感受是“有喜欢有不喜欢”。他的许多画确实画得很好,我喜欢的是形式的处理,讲虚实、讲笔墨、讲空白、讲润化,确实在形式上进行了很多探索,确实是花了很多心思。这对中国画来说,作为一个过程是非常好的。不喜欢的是“似曾相识”,所谓相似的就是太似古人了。这里可以看到董源的,这里是八大的,这里是石溪的……我说得重一点,是否是在本本里面讨生活……我们学校里有的老师现在都走到程式化里面去了,不是从生活中来,把传统技法的程式,化出来。

  

  王平(美术报副总编):今天我想从浙江中国画创作的整体背景下谈董也山老师的画,在浙江,除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艺术群体以外,还有许多在画院、在民间的中国画家都画得不错。以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为主体的画家创造了中国画的“浙江现象”,其特点是重传统、重基础、重学养、重创造。十多年来在全国大放光彩,许多画家在全国大展中摘金夺银,涌现了大量的精英人物。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是笔墨很精、趣味很浓、技法很好等等。但近几年,有关浙江中国画的评价中开始有一些负面的信息,如:画家之间的面貌拉不大,没有时代感,没有生活气息等等。这些都值得浙江山水画家去反思。现在浙江是有创新不够的现象,画家间确实需要拉开距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浙江还是有不少画家在潜心创新,画貌是不同的,风格是独具的。因此,董也山老师的画展,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一个很好的话题。我觉得董老师画展中可以看出他是在创新和探索的,当然探索的高下可能和每个人的条件有关,但这种精神值得年轻一代学习。

  

  郑竺三(画家):我与也山是艺术上的结盟好友,今天他的画展的题目是“象罔得之”,这出自《庄子》外篇,天地之中,讲的是虚实的对立统一。他的艺术道路也有三个“象”,第一个“象”是传统,他生活在浙江这样的一个文化大省、美术大省之中,受到的师承是很好的,学习是完整的、正统的。第二个“象”是他爱家乡,他与元代大家王蒙是同里,所以他的画有大量的江南水乡题材,用传统的笔墨元素来对生活进行创作。第三个“象”是他从传统、生活转化而来并在这个画展体现出来的“意象”,意象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今天画展中最能体现出来。

  

  陈少梅(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我是搞经济的,也山是朋友。我也非常关注书画艺术,看了他的画,第一感觉是新,与以前看到的不一样。从风格上看是:清、微、淡、远,有一股清气,揭尽精微,淡泊淡然,远,感觉平了一点。审美,不是价值判断,你可以认为美,也可以认为不美。中国画崇尚写意,其实西方画最终所求之意也是在象外的,如毕加索6头牛的创作从具象到意象乃至抽象的变化。也山的画是创新的,但任何新的东西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喜欢。

  

  曹工化(艺术评论家):我觉得今天董也山老师的画展开得非常有意义,启发了我们从中国画的高度对浙江美术发展的思考。董也山的画,他包含的量是可以发散出去的。“象罔得之”是要我们从东方的美学观念去看,有些西方人是不能理解的,比如笔墨,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董其昌说“笔墨千古不移”,这对外国人看来是相对矛盾的,其实是不矛盾的,是一回事。这些都是象罔,不只是“象”,不是拉开距离的“离”,“离”就是“合”,我们要用中国文化来看思想,思路就打开了。

  

  张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我看了展览后感触很多,通过展览引出了很多话题,比如刚才讲的“中得心源”和“意象”,我想说董先生追求的是一种“心象”而不是物象,我们追求笔墨,是笔墨要从心,从内心出发,“物从心象”早在荆浩《笔法记》:“画者画也,睹物象而取其真,求象外之意,”便有提出“心象”在哪里?这对中国画家很重要,所以心外无法,即心在则种种法在,心无则种种法无,画乃心映也。董老师所追求的境界不是笔墨本身,而是求象外之意,是高尚的艺术境界,他作品的特征:瞰视,从高处看去。作品有苍茫的章草味,雕塑般的体积感,融东贯西,建构了他的山水本质。

  

  曹工化:张捷从中国传统美学谈了董老师的画,象是“心象”,这象在有与无之间,掌握这个度。

  

  童中焘:象罔得之,要加几个字:“脚踏实地”……“笔墨从心”容易抽象化……以意取象,要落在实处。

  

  范达明(艺术评论家):董老师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对传统经典图式的解构,并与传统图式拉开了距离,但从笔墨上来看他的作品有许多前辈大师的影子。如别林斯基所讲的是“熟悉的陌生人”,看上去是中国画,但与常见的中国画确实不一样,正如他所说的“艺术无常规”,这与“象罔得之”是匹配的。但你的画还是有你自己一套的,是否走了稍稍远了一点?确实拉开了距离,跟传统拉开了距离,重新洗牌。对传统的东西重新调整,并探索出一条新路来。

  

  郎承文(杭州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董也山先生在艺术创作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艺术追求,并把这些追求深入下去,此次展览也能看出他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他的山水画并不像人们宣传的那样抽象,而是具象的,只不过描绘了山水画中的一块,画面突出的是山,水,树石,有局部感,他在这方面的思考应该强调了两点:一是解构,二是线条笔墨,这两点的自由发挥才转出新的概念的东西。是不是在你的画上,在形式上再加一点情味的东西会更好。

  

  邓达平(画家):从董也山的作品中可以给人很大的启发,他做到了“传统很传统”,“创新很创新”,创新又不脱离传统。传统上他从石涛、八大那里吸收了很多东西,有了高质量的线条,创新上他的作品现代感很强,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解构的特征很强。对“四王”及“浙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现“四王”不是拟古不变的,也有创新的一面。研究了“浙派”的整个发展过程。认为“浙派”的大气是阳刚之气,这是“浙派”的特色。也山的画,是从传统出发的,“八五”新潮后,他那时的画,现代感很强。这几年,他又回归传统,补充传统营养,这种努力是非常有成效的。画中线条非常松,飘逸。这段时间又反现代主义而回归传统,可以说是“后现代”特征。说他传统,也不是不创新的,说他创新,也可以说是很传统。传统本是开放的,画要有个性,有一种创意,有陌生感。

  

  曹文驰(杭州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我和董也山三十年的老朋友。从这次画展上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品更完善,更成熟,以前的影子还是很强烈的。与以前奔放的一路相比更关注了传统,笔墨与形式结合得很好,与大家拉开了距离,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王漱居(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书法家):我谈一些我的观感,一是他的作品形式上比较新,能看出他在思考,有很强的探索精神;二是他的作品是在具象与意象之间,你说他没有具象,他是有的,有的是意象,表现一个意,有诗一般的意境,这些“意”从生活中来,从大自然中来,对生活的感受,才产生了“意”,并用“象”表现出来,很生动。我们都非常肯定他的探索,在“象”这方面,有局部淡化的处理,在“意”方面他是比较着重考虑的。他很多画面表现了很好的意,也有表述不清的,不明确的。

  

  陈少亭(画家):他的艺术之路有追求传统的一面,也有追求创新的一面,几次变化都前进一步。具体拿他获奖的那件作品来讲,画面的构成对于西方美学来说并不难,而是有了笔墨的东西在里面、有传统的东西在里面那就很可贵了。

  

  钱小纯(画家):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董也山先生在艺术道路上出走得深,走得远,“深”是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古人很有研究,传统功夫越来越深。“远”是他站得高,能看得远,从大局上考虑绘画的本质与世界对话、与时代接轨。讲意见的话,画中古人的影子多了一点,把以前画中大开大合的东西强化出来,结合这几年的功夫,他的画还会有大的进展。

  

  曹工化:董也山的画把我们的话匣子打开了。他的画,把中国画传统打开了,打开是相对于封闭而言。今天不是一般的座谈会,是把话题都打开了,浙江的美术也要打开。“道”,象罔可以得之。“道”,要行之而成。董也山已实实在在行走了,大家也都要在大道上行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纪要 00022 “象罔得之”董也山艺术座谈会(摘要) 时间:2007.12.8 地点:杭州恒庐美术馆 2008-4-12 48256DEA008181F54825742500124EE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