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评论
3  4  
PDF 版
· 当代中国画的开拓
· 当警报响起的时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当代中国画的开拓
从冯炎山水画展说起

■陈思远
  近代中国画,走过的是一条曲折又艰难的道路。从清末的反省传统,到后来的洋为中用,有关改造中国画的话题百多年来从未断过。到上世纪80年代最为激烈,对于中国画的认识达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一部分人认为西方绘画的写实才是中国画应走的道路,认为中国画的写实还远未写够。另一部分人又认为西画的抽象才是中国画发展的方向,抽象才能凸显个人才华和精神世界,才是艺术。其实这些问题先辈们已有过精辟的结论。齐白石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可见中国画对于形与意、这个精神与物象的关系早有精辟认识,正是由于对这种辩证关系的高度把握,中国画走了一条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写意道路,既不完全写实照搬生活,又非完全抽象搞得不知所云。在对山川物象的摹写中,得出了天地间宇宙自然次序的本质。又在笔墨中体会到了一种本质的次序。在两者的结合中,中国画脱离了对客观物象的模拟,向表现自我心灵意蕴、走进物象生命的更高层次发展,完成了由现实的虚幻向心灵的实在的转变。所以说,要说抽象,中国画是最抽象的。因为笔墨本身就是可以脱离物象、拥有独立生命、寄寓画家情感的载体。说到具象,中国画又是最具象的。它超越时空对物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提炼,保留了物象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不仅使人一望便知,而且还具有生命和情感,既是物象的真实写照、又非物象的真实再现。可以说是比实物更真实的具象。将中国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山川万物的热爱,在主观线条的飞扬流动中得以展现,表达了中国文化对于美的追求。

  1949年毕业于浙江美院绘画系山水专业本科的冯炎,其绘画正表现出这种文化和精神上的中国气派和中国气质。展现了中国绘画对于物象本质的把握和富于创作性的表现力。鉴于中国画坛“西风”盛行,他七上雁荡,在真山真水中体会中国绘画对于山川物象的理解与追求。力举继承传统创新求变的大旗,较好地解决了形与意的关系、气韵与笔墨的关系,在看似松散的空间中写出了深意。在体用上有突破有创新,在放弃了对形的界限的刻意追求后,将物象融化于抽象的笔墨符号之中,创造性地将传统皴法归纳为“石纹皴”和“树形皴”,为进一步解放笔墨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规律的道路,使皴法与形合为一体,直接成为物象的主要表述手段。用最质朴、最本质、最简单的艺术语言,完成了由“天即是我”到“我即是天”的转变。使绘画成为他思想感情的最大表白。使画面在平稳静逸的形式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动感,于虚中求实,表现出中国艺术道、舞、空白的意境结构之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09 当代中国画的开拓 ■陈思远 2008-5-3 48256DEA008181F54825741D00241EB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