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8版:鉴藏
3  4  
PDF 版
·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考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考略
■高 鸿
  我在儿时学习绘画,对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论著、技法、教材是特别信赖的。在我心目中,它是国家级专业美术出版社,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可以说,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很多图籍伴随我度过了40多个春秋。如果说,我今天能画上几笔画或说有点美术鉴赏知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籍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今日得读《中国民藏文物鉴赏丛书·书画宝鉴》(庞城 王青路著),掩卷之际,心头顿时掠过一丝不可名状的凉意。

  说实话,无论如何我是不敢也不愿意相信,该书真的是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且又是国家级专业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但赫然在目的“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Ⅰ.书…Ⅱ.庞…Ⅲ.①中国画-鉴赏-中国②汉字-法书-鉴赏-中国③汉字-法书-收藏-中国④中国画-收藏-中国 IV.①J21.056②G89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064250号”使得该书难以划入盗版之列,又查http://www.renmei.com.cn,该书的版次确系“2006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从《中国民藏文物鉴赏丛书·书画宝鉴》收录并定为真迹的自北宋至近、现代百余幅名家作品来看,其中疑为赝品者可谓比比皆是,说是触目惊心,可能并不为过。

  现不揣谫陋,递次拈出疑伪者加以考略,不当或错误之处,尚乞方家学者不吝赐教是幸。

  如何相对准确地鉴定一个书画家的作品,首先要对这位作家的艺术有一个最起码的了解和认识。所谓“鉴识”,实则是一个反复辨析的过程,即:“鉴”的前提是“识”,识其气息。

  我鉴定这件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图1就是第一眼觉得气息有问题,理由很简单,通篇解读下来,就是感觉其气息不纯。

  一件书法作品的真伪与否,首先要看其气息纯不纯。一般说来,评优劣看气韵,定真伪看气息。

  我之所以特别强调作品的气息纯不纯是鉴定真伪的关键点,这是因为往往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真迹未必优,赝品也未必劣。这就要求我们在有些特殊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以优劣与否来作真伪的判断依据——虽说我们也经常会以优劣来定真伪。

  这样说来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不以优劣定真伪,那么为什么又可以以优劣定真伪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广义优劣和狭义优劣的问题。单纯以广义的书法艺术的高下来评判其优劣是不能作为鉴定真伪的依据的,这是因为:

  任何一位书画家其一生的创作都有着从稚嫩慢慢到成熟,再由成熟渐而衰颓的演变过程,故而其作品也就有着不可整齐划一的水准,而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生理(身体状况)乃至不同索画对象、不等润金等诸多内、外在因素也会很大程度上左右其同时期的创作水准。这就形成了在一个作家笔下的优劣现象——亦即狭义上的优劣之分。

  尽管一个作家的作品存在着高下优劣之分,但是,其与生俱来的故有气息(谢稚柳先生称之为“少年故态”)不会因作品水准的高下有什么本质的变异。

  陆俨少先生在谈及学画时说过这样的一句名言:“第一口奶很是要紧。”其要义就如同现在提倡“优生优育”一样,书画家的“出身”要讲究纯正的“血统”,而这“血统”就是“气息”,为艺者,也要“优生”,只有“血统”纯,“气息”才正,正则雅,雅则逸。名家之所以能成为名家,关键就是其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气息是雅逸。

  作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文徵明的“出身”是名门,“血统”纯正。大致说来,文徵明书法初法乡贤李应桢,得李氏工稳转换、疏密向背结体之堂奥。故其法书谋篇稳中寓奇,用笔时逆时露,行笔疾缓自然,笔势稳健,形成了笔锋多显露且富飘逸的纯正气息,而这气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究其原因,是因为文徵明对其笔下的每一起笔、每一行笔乃至每一转折的处理都极为认真、凝练、犀利、精到。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说:“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涪翁(黄庭坚)尤佳,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洞。”

  通读文徵明一生书法作品,虽风格因师法智永、宋苏米黄、元赵等诸家风格由锋芒毕露到渐次收敛,然其故有的俏丽、秀雅、劲健,于出锋处寓温婉于刻厉之中的气息一直贯穿在他的作品里。及至晚年,他的作品无不笔笔工整,其锋颖凝练的风格即使是他近90岁时,也是非常精到,这在历代书法家中是极为少见的。因而,他的书法艺术与他的诗、画艺术一样,当是明季之翘首。以一丝不苟来形容他的用笔、行笔、收笔,当是最恰当不过的。

  我们看《赤壁赋》(纸本,剪拼册装。纵23.4厘米、横271厘米。六开12页,凡59行,行10字左右,共567字。)自始至终笔健力沉,气息纯正,气象粲然。再看署款“嘉靖戊午冬十一月廿日,夜寒不寐,篝灯漫书。纸墨欠佳,笔尤不精,殊不成字,(据著录,下缺19字,即:“聊遣一时之兴耳,观者其毋哂焉。徵明,年八十九。”)”按文徵明卒于嘉靖三十八年已未(公元1559年)二月二十日来推算,文氏书写此册时距其辞世整三个月,仅以目前所见在文氏有年款的传世作品中,这是最后一件,虽遭人剪拼,使我们无法窥见原貌,但仍旧可以见证文氏晚年笔力不衰、真气弥满的风神。

  而图1《行书赤壁赋册》则不然。从起头“赤壁赋”三个字开始到最后“不知东方之既白 徵明”,可以这样说:其布局、结体、用笔几乎无一处与文徵明的笔触合。给我们的感觉是:书写时笔提不起来,非但行笔的轨迹多造作勉强外,其笔力也弱,且牵引处多油滑;尤其是转折处笔势全亏,了无文氏那种极富跌宕且斩钉截铁的运笔风神。即便是与《赤壁赋》碑刻拓本相比较,它的诸多破绽也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可以肯定图1是一件经不起推敲的赝品劣作。因其殊劣,不作一一辨析。

  在我的鉴定习惯中,一般都是在主体(画或字)的真伪作出判断后对印章和款识不予理睬。这是因为,鉴定一件作品的真伪,印章和款识不是鉴定的主体而只是在主体难以作出准确判断的情况下起到辅助旁证的作用。

  如此,这件《行书赤壁赋册》的鉴定到此应该可以搁笔了。

  问题是该图上的五枚印章却破例地引起了我额外的兴趣,不得不再花费一点笔墨来多说上几句。为什么要再饶舌呢?自然不是该图上的印章真伪问题,而是涉及到一般的常识性的问题,那就是该图上印章的钤印选择和位置有悖规律。

  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一位有造诣、有修养的书画家在其作品上的钤印,是非常考究的,尤其像文徵明这样造诣殊深的名家,更是如此。印章在书画作品上是起增添艺术元素作用的,作者在钤印之际考虑的并不是要“告诉”他人“这是我的真迹”。

  而该图的钤印却是别出心裁,除了册尾缀了一枚“玉磬山房”这一斋号印外,余下的全都是文徵明的名号印,非但如此,册首钤了“徵明”、“徵仲”两枚印,册尾又钤了“徵明”、“徵仲”(朱文)印,看来是要给这册页下“绝对真迹”的证书了。殊不知别出心裁的结果是弄巧成拙,这真是应了《红楼梦》上的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一部册页抑或一幅长卷,在名家手上,一般都是册(卷)首钤闲印(启首印、斋号印),鲜有钤名号印,更不可能加床叠被地钤名号印,册(卷)尾钤名号印或斋号印,段段不会出现类图1这样首尾叠加名号印的现象。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文徵明书写的《赤壁赋》、《兰亭序》和《滕王阁序》中得到验证。

  最后,我将图1上的署款“徵明”二字以及所有印章分别做了单个图片,并从文徵明各个历史时期真迹书画作品上选取了若干署款和印章图例,以便于读者分析比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鉴藏 00028 文徵明《行书赤壁赋册》考略 2008-5-24 48256DEA008181F548257450003751A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