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0版:鉴藏
3  4  
PDF 版
· “体制外”博物馆处境尴尬
· 鉴别古玉器真伪
高科技手段有独到之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5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体制外”博物馆处境尴尬
■史诗
  “体制内”的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越来越受到重视,活动越来越多,而高校博物馆、行业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这些“体制外”的博物馆处境尴尬,有的观者寥寥、门可罗雀,有的多年发展停滞,处于半荒废状态。

  高校博物馆:养在深闺人不识

  华东师范大学的古钱币博物馆,收藏钱币品种齐全、保存完好,但这个博物馆一年中大约300名参观者。

  复旦大学文物和博物馆系有一个高山族博物馆,展示高山族丰富民俗艺术,展品中有泰雅族独特服饰,也有排湾族精美木雕,但这个博物馆一年接待的观众也只500人次。同样的展品去年在上海科技馆展出时吸引了数以万计观众,不少参观者感叹:“没想到学校博物馆有这么精致的文物!”

  高校博物馆绝大多数观众是本校研究人员和学生。而复旦大学每年新生数量超过3000人,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也就是说本校师生也少有人去参观。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管理人员表示,来博物馆参观的主要是中小学老师和学生。

  高校博物馆为什么门庭冷落

  上海市科教党委曾在高校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是大多数高校的博物馆只有50%左右的本校学生知道,有的博物馆知晓度甚至不足30%。据了解,高校博物馆从属于院系和研究所,不会像省、市博物馆那样进行宣传,更不会和旅行社合作,把校内博物馆设计成旅游景点。不熟悉高校的市民不知道有这些博物馆的存在。

  行业博物馆:脱离公众

  据统计,在上海,由各系统、各行业主办的行业博物馆有三十多个,包括印刷博物馆、邮政博物馆、公安博物馆、民族乐器博物馆等。

  建馆容易维护难,不少企业在建设时热情高涨,但缺乏对日常经营维护的考虑,展品收集、展示设计都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场地、人员和经费大多来自相关企业和行业主管部门,连作息时间都和企业一样。上海银行博物馆等博物馆身处企业办公楼,不少参观者反映在大楼里找不到而团团转。还有,博物馆和主管企业一样周六、周日休息,或者只接待团体参观者,令不少参观者扫兴而归。这些让行业博物馆与公众越来越远。

  去年北京市对博物馆重新登记,一批达不到相关标准的博物馆被“摘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行业博物馆。业内人士认为,多数行业博物馆更注重为本行业树碑立传。展览的重点是行业的各种成绩,服务于本行业,而不是服务于公众。

  私人博物馆:难成气候

  1905年清末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但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私人博物馆发展停滞,直到1997年,全国四个私人博物馆获准建立。之后,私人博物馆有所发展,而如今不少成立时轰轰烈烈的私人博物馆已消声匿迹。

  上海博物馆纪念馆管理处的数据显示,上海真正的私人博物馆不到10家。大多数私人博物馆的经营状况不好,一般每天客流量多的几百人,少的可能只有几个人。虽然国际博物馆协会定义博物馆为非营利性机构,但现在国内不少私人博物馆连付清每个月的场地租金都困难。

  国外私人博物馆的经费主要依靠基金会、企业的资助和艺术品投资。“私人博物馆”是指与政府建立的“公立博物馆”相对的博物馆,并不是指属于某一个人所有的博物馆。比如收藏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作品的意大利贝利尼博物馆,就是一座著名的私人博物馆。

  国内的私人博物馆更多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依靠收藏家或艺术家个人的藏品来撑起一个展览。私人博物馆之一何扬吴茜绘画馆,陈列的60多幅绘画作品来自其创办人画家何扬、吴茜夫妇,最初租用的场地是其母亲的房子。何氏夫妇表示:“绘画馆完全是靠我们多年积蓄搞起来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鉴藏 00030 “体制外”博物馆处境尴尬 2008-5-31 48256DEA008181F548257457003A48A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