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精神与艺术追求
2008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借北京奥运会之机,提出“人文奥运”主题。双年展研讨会,这一问题也就成为世界各国艺术家探讨的中心。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反映了全球视角之下,对于艺术与作为国家性活动与奥运的关系。其中不乏精彩的论点,特此选登。
◎波吕克塞娜·卡斯达(希腊艺术家)
奥运精神和艺术追求
文艺复兴原则的直接联系
公元前14世纪的阿卡狄亚运动会,Lykaia,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运动会的冠军,通过最终对自我的超越,完成了向不朽的转化,以他的英雄举动更新了整个世界。
奥林匹克的精神实质在于人类总有实现自我潜能的愿望,有着不可抗拒地对于自我发展和自我挑战的渴望,这是人类创造的动力和归宿。这种内心的渴望,是艺术活动的源泉,这无论在哪一种文明中都成为文化的内核。
“Chrysalis”这个词,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意味着自我更新,它也是我的艺术作品Myth/Network(1990-2008)的核心。在2004年,我受到德谟克里特一句名言的启发“名称本身就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雕塑”,我选取一个获胜者奖杯的形状,这个奖杯形状是希腊字母X.P...A...I.(Chrysalis),而我的蚕蛹纪念杯是在奥林匹克重新在它的发源地举办的那一年,那个关键时刻创造出来的。
我的奥林匹克蚕蛹纪念杯是由PXK几个字母组成的,它是我的灵感来源,意味着蚕蛹的蚕丝放飞和解放,让我们这个宇宙时代起飞,它是我2004-2008PXK线路的起点,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到世界其他各国,如中国2005年第二届北京双年展、2006年叙利亚、2007年乌兹别克斯坦第四届塔什干双年展、2007年巴黎等创造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作品,有着宏伟的视角,致力于表达奥林匹克观念,它将完成于北京2008奥运会。
◎约瑟夫·格拉布斯基(波兰艺术史研究院院长)
奥运会:费拉拉地区的埃斯特城堡
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对
古代体育运动之复苏的新表现
16世纪中叶,费拉拉公爵下令在费拉拉地区埃斯特城堡的拱顶上创作《小赛场》以及《竞技沙龙》壁画。这些作品以各种运动项目以及健美比赛为主要题材,并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创作完成,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参照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复苏后的各种运动项目。这些壁画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字论述为准,强调了健美运动作为一种和平共处与良性竞争的方式,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生活的价值及重要性。
◎弗朗切斯科·布拉内利(梵蒂冈博物馆馆长、教堂艺术遗产保护工作秘书长)
奥运会中的体育、艺术及宗教
自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历史上第一届奥运会以来,这项活动就是以体育与艺术这对不可分割的概念组合为其主要特征的。以宗教观点来看,希腊奥林匹克城的面积虽不大但极为重要。有趣的是,奥运会的缘起则是出自对赫拉的宗教性纪念,当时的人们要在奥林匹亚神庙中敬拜这一神祗。公元前五世纪时,在第一座神庙附近,建有敬献给宙斯的大神庙,这座神庙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并以其巨大的criso elephantine雕像而著称,神庙的建造者就是菲迪亚斯。
这是一种对体育与艺术之间混合关系的解释。考虑到我们所处位置以及生活时代,有关于奥运会的评论也有必要跟随时代的更迭。
我的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的是自古以来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内在含义,探索这种含义与异教神灵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希腊罗马时代的主异性艺术造型的研究来分析其艺术上的演变。这一独特的分析主要强调运动员的造型是如何奠定了当时的整个美学理论,并成为自公元前五世纪以来的完美之表征。
第二部分主要是以明确的方式来还原一种实用理论,据此理论来看,由于宗教方面的原因,提奥多修斯皇帝是在当时米兰地区的主教圣安布罗斯鼓动下,将古代奥运会引向了终结。因为古代奥运会被认为是一种异教传统的表达,并最终被视作是对基督教的冒犯。
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则集中探讨当代天主基督教堂对于奥运会的浓厚兴趣。显而易见的是,二十世纪以来,教堂已频繁介入支持和促进奥运会以及广泛意义的体育运动的工作,并时常把它们看作教育青少年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手段,同时也看作是人们之间对抗与团结的有力时刻。
◎尚辉(中国美协《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论全球化视野中奥林匹克精神
与艺术的包容性
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竞技运动,但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上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文化问题。因此,奥林匹克精神首先倡导的是对文化差异的容忍与理解。
各民族间的艺术交流本不存在艺术的竞争,也难于进行艺术优劣的比较。但因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社会文明程度、科技研发水平与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平衡性,由此也形成了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显著区别,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文化艺术交流构成了强势文化对于弱势文化的辐射、覆盖和同化,文化艺术交流无形之中也形成了高与低、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的不平等性。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当代社会,似乎为世界当代艺术搭建了一个奥林匹克式的交流与发展的平台,这个“全球化”的艺术平台所应该倡导的精神,不是用一种艺术取代另一种艺术,而应当是对世界各民族文化与艺术差异性的包容和倡导。正像运动的本性是美丽和勇敢那样,艺术的本性则是真理的美感显现。艺术本性也需要运动本性那样勇敢之中的美丽,而且这种勇敢之中的美丽都包容并凸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质感。
◎阿卜杜勒马列吉德·埃尔贝克里(突尼斯艺术家)
以奥林匹克与艺术创作来表现
生命的本质及社会的进步
奥林匹克这一盛事自创办以来,就一直将体育与艺术,即躯体与精神紧密的联结在一起。令人类在社会领域和世界范围内形成竞争意识。
一直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中,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动态的且颇具影响力的催化剂,甚至成为一种令各领域设计者们向往的殿堂和汲取养料的灵感源泉。
显然,体育已经成为了团结、互助、博爱及人际关系的基础。他教会处在不同文化地域的各民族人们和谐共融、借鉴和互补。在社会上,各类型、各层面的体育运动,无论是个人项目或是集体项目,都无一例外地促进了大众教育的发展,无论个人分工或是团队合作,在对未来的规划中,体育都帮助人们扮演了一种极富建设性的角色。
我们可以说体育并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文化,令我们怀着自豪之情,为领奖台上的英雄们欢呼喝彩。并分享他们的喜悦。为了所有的人,我们组织了这些大型的国际盛会,这些历史聚首,这些永恒的奥林匹克。我们之所以传承着这些体育传统,是为了令全世界都来分享比赛的喜悦,以及全人类对包容、对话、友谊、和平的歌颂。
◎邹文(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奥林匹克与艺术传播——从
奥运雕塑国际巡展看中国文化的输出及其
在当代艺术交流中的处境、效能和意义
发言者结合自己在全球近40个城市执行策划并组织“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及国际巡展”的经历,生动地以比较学方法阐明中国文化的精良,揭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发展,必须基于主动传播获得的话语权优势,见证具有普世价值观的奥林匹克精神由于同中国文化具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而十分利于中国艺术的传播。主张中国作为最新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国,应当充分开发人文奥运资源,推动艺术传播,促进先进文化的共享,服务社会文明进步。
◎阿吉丽亚·卡斯蒂罗(墨西哥艺术评论家)
奥运精神和艺术追求:作为结构和庆典的人体
当今,受到不断增长的经济、技术和媒介全球化的影响,五大洲之间团结友爱的精神——以奥运旗帜五种不同颜色的五环为象征——呈现出特别的积极性,它提醒我们运动和艺术共同发源于一个同样是全球性的东西,即人类文明的共通性。此外,一些古代的文化遗产被进一步地证实,例如古代埃及的游泳锻炼,中美洲在哥伦布开发新大陆之前的某种球类等。
在人类的文明中,运动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某种神秘活动,比如洞窟壁画中灵巧身手的弓箭手,这在希腊时期的神话中到达了顶点,为了表示对宙斯(也扩大到神和人)的尊重,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体育和艺术竞赛,这其中的统一性、和平、伦理、教育等精神在现代奥运精神中得到了充分的再生和发扬光大。
于是,奥运精神和美学追求融为一体,融合在人体庆典的激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