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颁证暨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授牌仪式7月28日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仪式并讲话。她强调,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高度,切实做好古籍保护工作。
刘延东指出,国务院公布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件盛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华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教材。保护好中华古籍,就是保护和维系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政策,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的重要内容。
刘延东强调,古籍保护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扎扎实实做好有关工作。一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古籍保护工作。二要加强领导,形成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合力。三要加大投入,鼓励和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古籍保护工作。四要大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古籍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五要全面规划,认真做好地震灾区的古籍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仪式上,发展改革委、文化部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入选第一批2392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关单位代表和第一批51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颁证和授牌。
新闻链接:
古籍保护面临四大难题
周玮
“万事开头难,古籍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目前工作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在7月28日举行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对古籍保护工作规律、特点的认识,尚待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有关的工作机制、工作措施还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据了解,在各地共同努力下,古籍保护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普查队伍逐步形成;公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各地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协调机制;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古籍保护工作影响日益扩大。
周和平说,古籍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着四大问题:一是认识问题,个别省的文化行政部门还没有将古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队伍问题,目前古籍保护专业人员十分匮乏,各单位普遍存在古籍工作人员编制紧张、增加编制困难等问题;三是经费问题,人员培训、库房建设、古籍修复等各方面都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四是机制问题,从总体上看,古籍保护工作还主要局限在公共图书馆,高校、寺庙和有关收藏单位尚未普遍开展工作,面向全社会的工作协调机制尚未建立。
全面推进古籍保护工作,文化部门将进一步推进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及时公布普查成果,提供社会利用,在普查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一组织,按照统一体例,出版《古籍联合目录》分省卷。精心组织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大力加强古籍保护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部协商、合作,在高校建立几个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基地,开设古籍保护专业课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古籍保护工作的思路和视野,逐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古籍鉴定专家、修复专家和整理专家。
周和平表示,为积极有效地利用古籍保护成果,古籍单位要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古籍资源,在古籍保护网站上发布中华古籍联合目录数据,逐步为公众提供古籍全文数字化阅览服务。适时启动中华再造善本二期工程,继续采用缩微技术复制、抢救珍贵古籍,积极开展古籍整理研究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