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是变革时代绘画所面对的整体性课题。在当代,几乎所有勤于思考、勇于追求的画家,无不思索着自己的艺术选择与取向,他们的焦虑在于传统绘画“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他们的自信亦在于传统绘画“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事实上,“形式美感的现代转换”,已成为检验当代画家及其作品的不可回避的艺术准则,每位画家都在这一命题面前经受考验。
花鸟画家樊萍,多年来不倦地在艺术实践中,致力于这一传统画种的形式美感与语言表现的现代转换,以营造一种清新、优雅、温馨与蓬勃的美感气息,给人以审美愉悦,折射出浓郁的时代精神。
显然,作为画家,樊萍是十分看重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的,她对现实生活饱含着热情与表现的冲动,敏锐地在现实中捕捉形式的生动性与美感的灵动性,并据此形成相关的表现技法与手段;现实感受中的灵感火花、瞬间发现、心灵触动作用于她的艺术取向与审美品格,使她的作品形成了以现代感为主、注重现实精神、生活气息与时代精神的鲜明特点。
分析作品,不难发现,樊萍作品引人注意之处是——摆脱了传统绘画程式、套路的表象化与僵化的弊端,她注重从写生中提炼感觉,这种感觉具有无可替代的气韵与生动的特点,把它们纳入形式创造之中,自然地产生独特的内涵、气息、张力与美感。画家笔下的瓶花、蔬果,以及意象的形态、色彩的运用、笔墨的融入甚至光影的效果等等,都是以写实为依据取向于写意的,完成了从写生到创作的提炼与升华过程。其中,我们看到画家对油画构图与空间处理的借鉴,对水彩技法简洁单纯且富于变化的借鉴,对写实绘画造型手法的汲取与借鉴,等等,这种多元化的包含态度使她的作品获得了丰富的表现力与全新的美感魅力;同时,也表明了画家在一个整体性的开放时代、思考时代的文化立场和艺术态度,她不囿于“划地为牢”的保守与狭隘的传统戒律,而是以前瞻的姿态,完善着艺术的创造性整合,探索着现代语境中的绘画形式、手法与美感。
循着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樊萍的作品在一种综合的态势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与面貌。
这种风格与面貌,必然内蕴着画家的心性气质、趣味爱好与内心世界的图景;并且,集中体现在作品的两大基本特征中:首先是突破“水墨为上”的传统格局,代之以形、色为主要表现手法;其次是体现出清新、疏淡与单纯的艺术品格、美感境界;用以营造一种从容自然、清雅温馨、单纯和谐的心灵化的形式、手法。
在樊萍笔下,中国的花鸟画与西方的静物画是相融互渗的,它们始终保持着含蓄、优雅、清新的特点,画面中始终洋溢着平静与温馨的气息,重要的是那种不寻常的淡泊情怀,成为她作品一以贯之的内在气韵,使作品中的点、线、墨、色都更为轻徐、明净,也更为内敛与蕴藉;不难看出,画家的理想中有着挥之不去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古典艺术情结。
在樊萍的花鸟画作品中,其表象的物质性美感在审美解读中,一步一步地转换为精神性的深入与提高;这些作品自然、宁静、质朴,不以雕琢眩人耳目,上有韵味、情思和不可言说的空灵。一种现实感、一种缘于体验与感受而发生的形式、手法,一种令人神往的亲切气息和美感,都因为融入了现代精神色泽而具有一番风味。
当然,现实生活是美的,过去的生活也是美的,但其美的质素有所不同,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在樊萍作品中感受的正是这一点。
不是客观的摹拟生活,而是主观地表现生活,进而形成一种情感的弥漫与流动,是樊萍花鸟画艺术的浪漫抒情特征。也就是说,欣赏并解读她的作品,我们感觉到的不是事实,而是诗意情感对心灵不断地叩击。
这是因为,画家尽管不脱离意象的形、色表现,然而却以鲜明的主观色彩,把想像推到了重要位置,表象的真实因而让位于更高的内在的“真实”,樊萍的作品因而在重视外部和谐的情况下,更关注内部秩序的建立,以体现一种画家主体的主观意念。
樊萍的花鸟新作,把不同形式、不同语言,甚至不同时空的绘画样式进行交融整合,以铸成新体,将生命、情感、审美浸润在意象的形、色、点、线之中,展现出创造能力与智慧的特点,在不倦地探索与实践中,其作品在样式、情趣与境界方面日趋完美,让人在明净、舒爽中获得审美愉悦;当然,我们从中也看到樊萍绘画未来的方向。
毕竟,樊萍已经证明了她自己对艺术的领悟与把握能力,并在直面现实中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她的艺术因而活跃着现实气息,也洋溢着永远的精神氛围,其中始终不变的是——与人的生命形式相通的审美品质,它们是高雅的,也是单纯与朴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