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其中的心育部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教育整体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最近据某电视台报道,当今中小学生约30%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有人把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称为当代青少年儿童(多为独生子女)的五大不良心理。
而美术作为美育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更是通过学习、欣赏、体验、想象、合作、评价、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从而使不良心理受到治疗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也就是说,美术教育同时也具有给学生以心理教育的作用。
自古以来,美术及其教育活动就是人类医治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了门户。”远古的美术作品,如古希腊神像、印地安人的图腾和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赋予浓重的政治和宗教色彩,而被人们当作祛病去邪,保佑吉祥平安的护身符。尼罗河畔胡夫金字塔那宏伟的形体和三角形的稳定造型,曾给千百万埃及的奴隶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中国的美术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飞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是中国气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对人类心理产生的巨大作用。
生活中的各种图案、标志、颜色也会给人以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如: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安定感、波形的动感、折线的烦躁不安感、旋形的眩晕感等等。德国诗人歌德研究色彩的心理效应长达20余年,他证明“蓝色能引起人心理的冷觉,红色使人感到恐怖,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的能力。”19世纪末,俄国医生别赫捷列夫建立了一座专用颜色治疗神经病的医院,用蓝色的房间环境来抑制激动型精神病患者,颇为成功。蓝色首次实现了它的“药物”功能。在我们的身边,人们夏天常常穿淡淡的偏绿偏蓝的衣服,不穿火红的服装,从而制造出一种轻松清凉的感觉,来度过炎热的夏天。所有的这些,也足以证明美术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地发挥着它的心理影响。
如此典型的事例让我们美术教师不得不思考:美术教学不仅具有知识性、技术性,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性。假如能在美术教学中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健康,给予正确指导、方向教育,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态,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培育适应万变社会的心理健康人才,从而为“快乐美术”开拓新途径。我曾经在校园中遇到过乱扔矿泉水瓶、果皮、食品袋的学生,问及他们对乱扔垃圾的感想,他们有些脸红,说“习惯了”。是的,所有的坏习惯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如何让他们对这些垃圾印象深刻呢?让他们捡回这些垃圾,将收集到的各种废物带到美术课堂上,利用这些进行美术创作,展开一系列单元课例。
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心灵从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一次洗礼,校园中屡见不鲜的乱扔垃圾现象虽有所减少,让“不讲卫生”的学生为我送来更“神奇”的作品。我相信,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善于捕捉学生身上最细微的“质”点,就一定能为“快乐美术”开拓更多的“快乐”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