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规律告诉我们,在人类的社会生活里,存在着自然美、社会美这两种客观世界第一性的现实美,也存在着艺术美——这种通过人力创造第二性的反映美。美术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活动,就是艺术美反映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中介,美术艺术是一种通过美术家按照美术美的三维审美本质自由创造的审美意识和物化形态。可以说,美术中的艺术美,是美术家通过情感和艺术技巧规律的屏障窥透自然之一隅。
任何艺术门类独特的表现手段,都伴随着不尽完美之处。这些不足既是该种艺术的框框,也是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征,是它存在的理由。美术家终于意识到美术特征的无可替代性,用三维空间给人以无穷尽的想象,本质上的美术思维,包蕴关于广阔世界的诸多信息,这是美术的规律之一,也是审美心理效应的要求。美术有其自身特征和审美原则,面对那些有限画面空间,人们要求加入自己的创造成分,融进主观思想和情感,从而实现同作者心灵的碰撞,这就要求美术家提供给观众的作品具有内涵上的多值性,即拓展更为广阔的意象世界的可能性和潜能。
立意创作
立意,不是纯主观的臆造,这是美术家认识生活的结果,是美术家在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情,一种美的理解和认识。它是人主观世界里的活动,它包括了人的思想、感情、理想、修养在里面。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经过向客观世界学习、观察、研究、分析之后,形成和发现的不同一般的认识。也就是说,美术家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并善于把理想和形象思维统一起来。具备这个条件,感情与画面一旦结合,就会产生形象思维的飞跃。原来的情就脱离了一般的状态,而成为一特定景象、事物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情”了。从而使具有特定感情的景象、事物构成了三维空间艺术形象。意是情的升华,情是意的基本。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罗丹在《罗丹艺术论》中也曾说过:“艺术就是情感。”如美术家陈逸飞《故乡的回忆》一文中谈到:“山水本无生命,更无感情,但当我看了周庄……即触景生情、移情于景。我总感受到它蕴含着一种与故乡息息相关的情感精神。因此,我进行创作《故乡的回忆》时总是力求将自己的主观感情与祖国的客观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千种新的境界,也抒发了我自己此时此刻的情思。”美术创作正是这样一种用三维空间来表达作者情感的艺术。
美术家对美术形象的描绘并不是单层次、单向度、平板式的再现,而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创造和独特的宇宙及崭新的意象,不仅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替世界开辟了新境界……如著名画家李可染《牧归图》,就是通过他深蕴我国民族文化风格之真髓及内心的意念,蕴真善美于画面之中。透过美术作品,使作品在美术领域里,存在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中国化。
美术的审美形式总是有限的,但是它所传达的情致,立意却又是深广无限的。音乐、舞蹈、文学莫不如此。美术艺术审美形式的有限性更是显见的。但是一幅优美的美术作品它所反映出来的立意是非常深远的,往往给我们以很长的玩味:“言外有意,画中有音。”在有限的形式中蕴含了无限的意味。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社会生活,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无法否认他所从事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美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科学和历史早已证明,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配合协调劳动需要,创造了语言,进而为了更高级的精神需要,产生的艺术,即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因此,美术家只有从生活中观察、体验,才能获取艺术的养料。离开社会生活,美术家就不可能创造出受读者喜爱的、成功的美术作品。
我们说艺术的源泉必须而且只能是社会生活中产生,还因为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存在决定意识。美术艺术作为一种三维艺术,它的源泉怎能脱离社会生活呢?美术是通过线条、色彩来表达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它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就在整个社会的实际生活之中,而不是美术家的意识中,无论是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同一定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美术家创作的作品就应该是深深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的,这是一个美术家创作实践一再确认的客观事实。
审美观念
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结构一经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历史的社会存在,就应该表现出历史影响的审美个性,并为一定时代的接受者所欣赏。就是说,应该具有某种表现性和可接受性。一部美术作品的完成,既是美术家创作的终点,又是欣赏的起点,美术作品是美术家熔审美心理和生活经验于一炉的劳动创造成果,它必然包含着作者鲜明的审美个性、内涵、思想,并从生活中发现新的感情。如美术家楼传兴创作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一幅西藏风情画,但从《阳光灿烂的日子》描述的意蕴中,却引起了我们对西藏文化的思考,对西藏的理解和向往,并且从无穷大的宇宙万物中发现了生活真谛,挖掘了新的生活,新的思想课题,新的审美趣味。
美术作品虽然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特别是各种流派,为美术艺术的形式增添了光彩。然而,这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个作者审美感情的传达与人民群众的审美欣赏共鸣相结合的问题,如果美术家所创作的作品,对审美欣赏者缺乏足够的热情,片面追求光怪陆离的画面效果,那么,他的创作是很难和广大群众交流感情而叩动他们心扉的。
欲使美术作品通过画面能顺畅地传达出内涵的审美信息,成为观众审美联想的成功诱因,那就要求美术家的审美观念高于生活。为此,艺术家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感受作基础,只凭想当然地主观概念来创造,就不可能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貌。
我国当前正处于开放、探索、改革、掘起、发展的时代,加强美术审美意识势在必行,事在必然。这正是为了繁荣和提高我们美术艺术的层次和地位,概括出美术艺术创作的科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