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经历了8月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国热闹欢腾之后,整个亚洲的艺术力量全面凸显,亚洲当代艺术版图上,艺术活动如雨后疯长的植物,纷纷露头。9月艺术活动的两个引人注目的特征随之凸显:一是展示集中显现,扎堆举行,大有PK之势;二是“不务艺术正业”,艺术事件正演变成节日似的城市事件。
近50个展事扎堆上海
当代艺术活动似乎如惧怕炎热的夏眠动物,随秋风而来,一下子全都冒了出来,展事之时间密集与区域集中,可以用密密麻麻、让人应接不暇来形容。艺术北京2008、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台北国际双年展、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国际双年展、第二届新加坡双年展、第七届光州双年展、第三届横滨三年展等亚洲几大艺术展示活动,集中亮相在9月之初。
从9月3日至9月14日上海双年展开幕前后的几天里,有近50个展览在上海陆续开幕。因为艺术活动过度密集地集中于上海,甚至引出了北京艺术家的“南下”、杭州当代艺术家“集体出走”这样有趣的“空巢”现象。由于大量当代艺术家的“南下”,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抽空了北京当代艺术家的数量,所以与上海群展为主,穿插个展的状态不同,北京一些知名画廊纷纷选择为艺术家举办个展,相对来讲,群展的数量并不算多。
多个亚洲大型艺术展览的集中,充分凸显了亚洲当代艺术,特别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上升气势,艺术展示活动逐渐从最初单纯业内群体的参与,扩展到了一场近乎全民的节日。连续几届的博览会和双年展,尽管在命题的选择上,越来越注重社会与人文命题的讨论,然而挖掘新人、推荐年轻艺术家的功能却日益退居其后,更多的是为那些已经成名的艺术家提供展示其新作品的平台。可谓是数以百计的知名艺术家参加同一时段的多个大型展览,是老牌艺术家与老牌展览之间的相互PK。
双(三)年展的新蜕变:
从艺术事件走向城市事件
今年引人注目的上海双年展和广州三年展几乎同期举行,或许缘于观众资源的压力,或许是当代艺术的发展使然,而两大展览及其所吸引的外围展事与艺术活动,都越来越凸显出重“事件性”与“娱乐性”,从种水稻,到修铁路,大家致力于打造一场城市时尚文化狂欢派对,而呈现出“不务艺术正业”的特征。
连续几届的上海双年展和广州三年展,成长于学术定位和政府资助的博弈中,对于宣传的力度却多限定在艺术圈内。当当代艺术越发被人们熟悉和认知的时候,双年展这一美术类名词已经不再陌生,民众是更主要的关注者和支持者。近两届的上海双年展和广州三年展,除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士外,参与者更多的是民众,特别是城市中的白领、小资阶层。双年展从单纯的美术圈或是艺术圈,走向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更是双(三)年展主办方打造展事影响力的最终选择。对于这一点,上海美术馆馆长李磊提出,双年展可以呈现一部分思想先锋和前卫探索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要能够让大众接近。作为文化对外开放的窗口,双年展既告诉世界中国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又在潜移默化中起着打造提高城市文化、吸引市民亲近艺术的重任。用他的话讲,双(三)年展正实现着从“艺术事件”向“城市事件”的华丽转身。
如果说几年前的双(三)年展还完全是自娱自乐的业内派对的话,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双(三)年展的功能渐渐不再是向外界展示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哪样的作品更具深度,组织者们正纷纷致力于把双(三)年展打造成一个城市的一场“文化狂欢”,与其称其是一项艺术展示,倒不如将其比作流行事物来得更为贴切。因为此,2008上海双年展的主题,就锁定在“快城快客”这样一个与城市密切相关的问题上,而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主义说再见”的主题,虽然看起来与当下都市人的实际生活不是那么近距离,但对反思近代以来城市化运动,打造新型城市文化颇具有梳理与探讨的意义。
营销和推广成为
展览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成为城市事件?其手段,是面向更广泛艺术圈子之外的人们,营销和推广双(三)年展。
上一届主题为“超设计”上海双年展举办时,上海美术馆方面提出了“营销双年展”的思路,这一思路似乎带来了不小的成果。2008上海双年展,美术馆方面无须再为资金费神,来自瑞士的Sarasin银行、歌德学院及荷兰的蒙特利安基金会成了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要资助方。而本届广州三年展的资金同样也营销得良好而不成问题,作为协办方的香港文化发展局给予了投入。另外,在资金方面给予第三届广州三年展支持的合作者有数家,为此,广州三年展学术团队陆续走入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交流。
在推广方面,本届广州三年展上,将会实施最大广告牌(高6米×长36米)的制作方案,印有“与广州三年展说‘HELLO’”的响亮口号的广告牌,会被矗立在广州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东风路上。从海外新闻推介会到广告以及网站、杂志、报纸等各类媒体报道,同时广州本土宣传也是历届最大,从机场、的士、公交、地铁、马路无处不在,仅广州地铁就将出现100多个广告牌。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极为肯定本届三年展的宣传力度,对此,他认为,扩大推广的目的是便于民众加深对双年展的认识。
无独有偶,今年的上海双年展也同样调动了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进行整合宣传。届时,印有“快城快客”上海双年展标志的路旗,将布满上海的南京路、黄陂路等美术馆周边区域。上海双年展的海报也将走入上海市的各所大学和主要社区,商场、咖啡厅、俱乐部等场所的派送杂志上,也将出现有关上海双年展的相关介绍。同时,上海市的近万辆出租车的移动电视广告也将滚动播放上海双年展的内容。据上海双年展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上海出租车上的移动电视广告大约以5分钟一次的频率滚动播放,也就是说即使只是在起步价内乘坐出租车,至少也将有3次机会通过移动广告浏览上海双年展的内容。如此,双(三)年展通过越来越多元的推广形式,将无孔不入地介入人们的生活。
(更多展事预告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