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0版:画家
3  4  
PDF 版
· 张琪琳
· 凝固的音乐 彩色的诗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凝固的音乐 彩色的诗篇
论张琪琳油画中的乡土情结和艺术思想

■任玉国
  油画的民族性是自油画传入我国后多少代人为之追求、探索和奋斗的目标。张琪琳也是在这个目标和道路上默默耕耘和奋斗的一位。他在自己所创作的主体中大多数是以自己熟悉和热爱的故乡的风情为母本,无论是烟波浩淼的洪泽湖,清逸舒缓的古运河,还是历经沧桑的黄河故道,抑或淳朴宁静的乡村原野,他总是从多层次、多角度、不同视野的表现图式中去释放他的乡土情结。

  张琪琳是学院派出身的画家,他深受法国巴比松画派以及俄罗斯列维坦、希什金等画家的影响,注重写实和追求色彩的变化。在强调整体写实风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色彩的变化来凸显艺术语言的张力,用理性的笔触和美妙的色调去营造光与影的视觉感受,在研究西方风景画大师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时,他积极吸取这些大师们丰富的营养,使他们的这种表现形式与中国,特别是自己生活的本土风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对阻碍民族化、本土化艺术的文化因素加以理性的批判与摒弃,在充分评估巴比松画派艺术精神的同时,匡扶民族油画的正气。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在艺术实践中,沟通着艺术与本土的二者关系,提升其存在的价值。从美术本体论中考虑和探索引发中国当代美术民族发展的契机,在致力于本土的精神追求和个人人生价值的重估和视觉语言的革命中,他激发了艺术家的创意性,创作出了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艺术作品。张琪琳的作品细腻而沉稳,在不经意中强化了视觉冲击力。他的艺术语言清澈、明快,充满浪漫和抒情性,色调鲜明,笔触流畅,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塑造力,将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美的画境来。春、夏、秋、冬的自然转化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最丰富的色彩变化,给人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感觉。在当今都市工业文明的繁华和喧嚣中,在城市的种种诸如生态失调、拥挤、噪音污染等多方面生存危机中,他的作品引领我们回归自然,回归乡村,回到原生态的世界里,让人们充分感受自然的浪漫和美丽。在城市繁杂的审美疲劳中,给人一种清新的爽意。

  黑格尔说:“有生命的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为着要显现美而创造出来的。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

  在张琪琳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都市人人迹鲜至、乡村人从不留意的图景,正是这种景象,让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他——作为艺术家独到的目光和审美意识,他的这种在大自然中移步即景的创作取向看似不经意,实质是独具匠心的。比如《忆》、《秋语》、《晨风》等画中把“人”缩放到自然中,一方面显示自然之美,和谐之美;另一方面画家又赋予了画面老庄的哲学思想,提高了深层次的审美意义,使风景画走出了单纯的风景模式。比如在表现冬天雪景的一组画中,他更是摒弃了风景画仅仅作为一般装饰的性质,赋予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调,将人们的视野引向了充满诗意的美妙境界,这些画,不仅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而且也使人的灵魂得到一次洗礼。在《五月江南1》、《晨风》、《江南》等画中,张琪琳在原野中都精心布置了“路”,这一条条看似平常的路,实际上也是他匠心独具的创作思想所在,这些“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活力,也是他想表达和阐述的主题:人和自然需要沟通,有沟通才能达到和谐。一条路,也是通往心灵的路。艺术作为人的观念的体现,并非仅仅是新语言的实验,更重要的是强调与社会的沟通。

  面对艺术这一神圣的净土,张琪琳是个孤独的守望者。他没有被世俗的纷争和名利得失所左右,他恪守着最基本的人文内涵和理法规范,在长期的精神追求中,达到了艺术和思想上的高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20 凝固的音乐 彩色的诗篇 ■任玉国 2008-9-13 48256DEA008181F5482574BE002F59F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