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去上海看展览的季节,第七届双年展、国际当代艺术展、艺术博览会以及为数众多的外围展等等,足以让你把行程排得满当当。身为艺术媒体人,自是不能错过,在各大展览的开幕之际,起身赶往上海,开始了我在上海一日的艺术探寻。
■第一站:上海美术馆——第七届双年展
切身感受——亲民
上海美术馆里的当代艺术作品距离观众不再遥远,有了更多的亲民元素,体现出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尹秀珍的作品《飞行器》,它由拖拉机、轿车和飞机三种交通工具嫁接而成,长达16米,上面覆盖着由城乡收集来的不同人穿过的衣服,内部有乡村和都市使用的服装及纺织品,同时还用显示器播放着一个关于城乡迁移故事的录像,暗示着我们都是由各种交通工具所链接成的快客。不少参观者还会钻进机身,从顶部的窗口探出看看外面的世界,平添了不少乐趣。在众多的展览中,记者看到在馆内2楼展厅,设置了一组关于人民广场自十九世纪末以来历史变迁的展览,这个展览打动了不少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年人,在这些老照片、规划图纸、影视资料以及其他与这个年代相关的素材中,他们寻找着自己童年时的足迹,在新老建筑的更替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变迁。让上海的老知青感动的还有井士剑的《移城》,从前头的车厢口进门,原来的乘务人员室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知青旧物展览厅,里面播放着当年的影像资料,承载着知青们当年的岁月故事。老知青们触景生情,感慨颇多。
亲民路线除了作品的亲民外,美术馆为了让观众了解到每件作品的内涵,都配写了相应的作品说明,这点也显得格外人性化。
■第二站:上海展览中心——国际当代艺术展
切身感受——很国际很当代
第二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9月9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在这座欧式风格的豪华建筑中,记者领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7家顶级画廊带来的充满异域风情的当代最前卫艺术作品。这场展览名副其实的成为了当代国际画廊的大聚会,近一大半的画廊来自欧洲、北美、韩国、日本等,中国国内画廊只占据了1/4不到的空间。不仅画廊体量上达到了国际,甚至现场的氛围也很国际化。但英语不好的人在参展过程中也会有几分别扭,因为现场作品的文字说明中似乎很少有中文助读,让看不懂艺术作品的观众也无法从作品说明中获得点帮助,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
与上海双年展的亲民路线相比,国际当代艺术展抽象化、符号化的元素多了些,与观众的距离远了些。
■第三站:上海世贸商城——艺术博览会
切身感受——艺术大集会
最后一站奔赴世贸商城。正好赶上了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开幕式,门口人头攒动,犹如一场艺术大集会,煞是热闹。今年的艺术博览会与往年相比有了不少改动,改变了过去每年11月下旬举办的惯例,将展览日期改到9月与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同期举行,意图通过错位竞争,共襄盛事。还改革了招商制度和布展方式,从报名参展改革为邀请画廊参展,新开辟了主题展,在一楼展馆展示重量级艺术大师的风采。此外还将“青年艺术家推荐展”、“新笔墨”提名展等扶持新艺术家、推广本土艺术的公益性主题展,放在三楼和四楼展区,交给专业机构承办。在新面孔出现的同时,记者在二楼同样见到了去年参展过的老面孔,原作品新展区,还是老样子。
与国际当代艺术展的先锋顶端格局相比,艺术博览会走的更多的是大众化的路线,有中外画廊,作品有西画、国画、雕塑、版画等,品种丰富,风格也较易为大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