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上海,在金秋的阳光和微风中,满是艺术的温度。
原本“各自为政”的上海双年展、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艺术博览会几乎同期在沪吹响艺术的“集结号”,勾勒出金秋申城最清晰的艺术坐标。
“三大展事”在同一时段会师“过招”还是第一次,因而每一场展事都在刻意地“展示”自己,这种争奇斗艳的结果是参观者看到了缤纷多彩的艺术世界。
我们在展馆间流连忘返,在五彩斑斓中享受着艺术,以观者的身份和记者的眼光品味多彩中的艺术“三原色”:
■生活的色彩在“第七届上海双年展”中特别浓郁。
一走进上海美术馆便能看见长45米的旧火车,这是井士剑的作品《移城》,走进车厢,车体内壁用粉笔写满了寓意知青数量的“正”字,正中央摆放着一个5米左右的小火车装置,列车员休息室里陈列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知青生活用品,满耳回荡着激动人心的老歌。由于唤起了岁月的故事,作品显然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强烈共鸣,记者就听到身边一位上海老知青意味深长的感叹“我就是那些‘正’字中的一笔啊”。
三楼展厅一个只有三四平方米的袖珍“房间”周围满是观众,这是艺术家金石的作品《1/2生活》,烧着水的煤球炉、锈迹斑斑的厨具、油漆脱落的家具……各种破旧的日常生活用品以等比例缩小一半的手法复原了城市中流动人口的居所。
这样生活化的作品在展览中还有很多,因为贴近,所以让很多普通观众轻易就能看懂和领会。在这里,平时在人们眼里相当高深的当代艺术把视线对准了人们的生活,没有了故弄玄虚,反而收获了大量的“粉丝”,展馆里密集的人流量和展品前品头论足的人们都可以证实这一点。
■国际的色泽在“三大展”中空前明显。
或许是因为奥运带来的春风,不断递增的国外游客为“三大展事”吸引了大量国外观众。在每个展馆,外籍人士的数量都相当可观,尤其在国际当代艺术展上,如果不是确认自己在上海看展,还真会以为是在国外看展呢,大批海外顶级画廊和收藏家云集其中,中国国内的画廊数量反而相当少,展会上的作品几乎都没有中文标示,展厅工作人员对这种“洋化”现象的解释是“国内买主不是我们定位的主要目标群”。记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都陈列在西方画廊的展位里,这或许是西方画廊看重在中国办展的深层原因所在。
据了解,上海艺博会有20个国家的120多家优秀画廊参展,上海双年展上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60人(组)参展,国际化在艺术展事里成了一大趋势。
■学术的底色在每一个展事里都有不同的厚度。
可以说,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中的学术门槛是“三大展事”中最高的,听说所有的参展作品都是以“点将”邀请的方式来到上海的,展品的艺术品位和档次也的确很有学术水准。上海艺博会里的精品巨制也有不少,为了强调学术性,艺博会还推出了“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新笔墨中国画大展”等专题展。
上海双年展在学术底色之外还带有不少娱乐色彩,由于大体量的雕塑和装置作品比较多,很多展品陈列区仿佛演变成了合影区,仅岳敏君作品《五彩腾龙》就占了美术馆二层展厅的大半个空间,现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么多穿着彩衣的人脸恐龙排队似的站立在展厅,但想表达的学术内涵并没有摆出的架势大……
生活的色彩、国际的色泽、学术的底色,构成了金秋申城艺术的“三原色”,我们在“三原色”变幻组合出的五彩斑斓中憧憬起了下一次与艺术的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