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前苏联的雕塑家,在中国美术爱好者的心目中,乌切季奇的名字似乎要比穆希娜陌生,人们对后者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和《粮食》等名作已经耳熟能详,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乌切季奇,甚至面对着他那些不朽的代表作也不知道作者是他。
这也难怪,乌切季奇一生中最光彩的时期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而这一段时间恰恰正是中苏的冰冻期,不仅两国之间的文化交往几近断绝,而且前苏联的很多作品被作为“修正主义”的典型而被批判,当中国和俄罗斯恢复了正常关系后,乌切季奇已经在1974年去世了,所以我们对他印象淡漠。
乌切季奇是前苏联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他和穆希娜等人齐名,先后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前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和获得过列宁奖金。在前苏联,这是三种最为显贵的称号,只有极少数的艺术家能够得到,不仅在政治上的地位非常高,在生活上还可终生享受特殊待遇,乌切季奇是全苏美术家中唯一的“三项全能”。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就是《苏军解放柏林纪念碑》、《铸剑为犁》、《乌克兰卫国战争大型纪念性综合体》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大型纪念综合体》,他在这几项艺术品中所创造的纪录至今还没有人超越。
列宁于1918年颁布了《纪念碑宣传法令》,主旨破旧立新,下令把全境内在沙俄时期遗留下来的帝王将相的雕像统统拆除,而代之以无产阶级的全新雕塑,从此前苏联开始了大规模城市雕塑的建设。以后苏共又提出了“军事爱国主义”的口号,许多大型乃至巨型纪念碑便纷纷建立。80多年来,前苏联的纪念性雕塑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从城市到乡村,几乎遍布全国。乌切季奇是最积极的体行者,他早在1949年就完成了一尊《战士——解放者》的纪念碑,这是建在东柏林的苏军烈士陵园里的主雕像,连底座总高达30米,碑座上,一位苏军战士身披斗篷,一手持剑,砍断象征纳粹的卐字,一手抱着一位德国的战争孤儿,英姿勃勃,威风凛凛,这尊雕塑上已经出现了他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倾向。
到了1957年,乌切季奇又推出了他的力作《铸剑为犁》,这也是他在世界上获誉最高的代表作。雕塑为一位身材壮硕的裸体男子,象征着无阶级、无民族、无贫富的纯粹的人,他的右手正抡着一把铁锤,把左手中握着的一柄利剑槌打成耕地的犁。这件象征主义的作品正符合当时“和平”的世界性主题,于1958年获得布鲁塞尔世界艺术展的荣誉奖。以后赫鲁晓夫访美时,亲自代表前苏联政府把它赠送给联合国,成为前苏联的国家礼品,陈列在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上,功莫大焉。
但乌切季奇最大的成功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大型纪念综合体》,他花10年功夫完成了这一世界奇观。说它是世界奇观并非夸张,它建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斯大林格勒战役最激烈的巴巴耶夫高地上,利用起伏的地形巧妙布局,规模宏大,尺度非常惊人。其中最主要的《祖国——母亲》巨型雕像位于高地之上,竟然高达102米,她转身挺胸举剑,挥臂呼喊,具有强烈的震撼力。乌切季奇选用一位强壮健美的俄罗斯女性来象征祖国,以与美国的自由女神相媲美。巨像的底座下是一个“军人光荣大厅”,作为陈列和悼念的大厅。顺着主雕像所在的山坡而下,两侧是高大的《废墟墙》,上面用水泥塑出了前苏联卫国战争的种种惨烈情景、种种杀敌的镜头。浮雕用写意的手法雕成,表面粗糙破碎,满布弹洞,酷似战争中留存下的断墙残垣。为了加强感染效果,还在墙体内装上了种种喊杀声、枪炮声、爆炸声和口号声等的音响,以调动观众的情绪。在浮雕墙的下部正中是宁死不屈广场,当中立有一尊《宁死不屈》的巨型雕塑,一位剽悍的俄罗斯裸体男子一手握转盘冲锋枪,一手执手雷,显示了前苏联人民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此外还有忧伤广场和英雄广场,各有许多雕塑。
乌切季奇虽然也从事肖像雕塑的创作,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大型纪念碑的创作。除了《乌克兰卫国战争大型纪念性综合体》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大型纪念综合体》之外,他还创作了《库尔斯克纪念碑》。库尔斯克战役也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役,乌切季奇别出心裁地采用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用两块巨形的岩石相互撞击,一块斜着向上,具有向上的冲击力;另一块则被撞得蜷曲起来。这两块巨石分别代表着前苏联红军和德军,巨石是用各种武器的残骸堆积而成,这两块巨石相撞的雕塑具有一种无比强烈的动感和力度,以无比的气势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一组雕塑,当时被赞誉为“但丁式的”“英雄诗”,可惜它尚未完成时乌切季奇就去世了。
就纪念碑的规模而论,前苏联的许多作品早已超出了一般单体雕塑的概念,甚至连群雕、组雕都不够,于是就出现了艺术综合体这一崭新形式。这种综合体是指将雕塑、壁画、浮雕、建筑、园艺、景观、灯光、展示、音乐和实景道具等都集合在一起的名词,乌切季奇一生中就致力于这样的巨型创作,以他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伟绩。
一个细节是:乌切季奇非常喜欢在他的作品中用剑,剑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出现,不断变化,也不断被赋予象征性。在《战士——解放者》和《祖国——母亲》中,剑是作为斩凶顽的利器,是代表着正义的武器。但到了《铸剑为犁》中,剑又被巧妙地化成了耕种的犁,从而体现了一种“尽洗甲兵都不用”、化干戈为玉帛的人道主义情怀,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也正是这种世界人民所共通的情怀,才使得这件作品成了举世名作。
在莫斯科的造型艺术博物馆的门口,摆放着乌切季奇的名作《铸剑为犁》的原件,它的体量并不大,但仍然让人感受到那种撼人的人道主义的魅力。我摩挲着它们的青铜表面,就像在摩挲着业已解体的前苏联,那曾经是一个庞大的存在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