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林的花鸟画注重意境的呈现,不仅仅是传统花鸟画追求的笔墨意趣。如他的《冬魂》,对冬雪中梅花的意象表达得充分,不是传统的萧疏、寂寥,画面有现代构成的意味,透出梅花的生命力,自然的生机;在《鸡黍同秋》中,裴玉林画的公鸡和玉米地,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诗意,不同于文人画家的目光和志趣,有朴素实在的美,构图饱满,与司空见惯的折枝花鸟画很不一样,他的个性特征,清正意境的呈显,平凡生活诗意的表达,笔墨意趣境界的凸显,通过笔墨色彩的处理,呈现了恢弘的意境,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情趣。
裴玉林早年长期在农村生活,下过田,搞过基层文化工作,熟悉多种乐器,写过小说散文,那种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文学的叙事性,都能在他中国画作品中找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得到了卢坤峰、郭怡孮、张立辰等各位名师的指点,使他在花鸟画创作上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当年张立辰教授曾赞许说,每次和裴玉林说的问题,他下次的创作就一定会有变化,这很不容易。可以说,裴玉林是位起点高、悟性高的画家。他善于把自己的阅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也表现了他的人格境界。裴玉林农村生活的感受源于他早年生活经验,他的作品则能把文人笔墨与民间绘画有机融合在一起。
在品评裴玉林作品时,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在我国,山西尽管有当代地上文物第一的雅誉,但山西历代文人画的传统并不强。人们注意到,草书大家傅山奇崛孤独地出现在山西,但在山西却找不到与傅山相媲美的大画家。相比较而言,山西的文人画传统比起江浙沪等地来要弱得多。裴玉林从山西画出来,他所能直接接触到的文人画家不多,他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要比江浙人多得多。一个北方特色的画家,要具有南方文人气息的境界,比一般画家更难,他所做的努力,不是江浙人能想象到的。有北象,北方画家雄浑个性,这与他生长环境有关,一般南方画家画梅花,多是灵透、洒脱,而裴玉林的梅花、葡萄是厚实、老苍,有刚劲的特色,这就是地域文化造成的。
南方画家讲究意趣,但往往整体骨架不强;裴玉林作品少一些南方式灵气的构成性,但骨骼强悍,这是纯文人意趣花鸟画所不具备的,有刚健的美感,这是裴玉林很有特色的个性特征。他不像文人画有灵透、儒雅的神韵,却有着北派画家刚劲、苍拙、浑厚的个性,能够把北方汉子的血性糅入文人画的水墨,增强了文人画的刚劲、苍辣、浑厚。
裴玉林的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北方文人画与民间乡村意味的结合。他通过对文人画的学习,结合了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对老百姓审美的追求,如他画的写意葡萄就是对百姓平淡生活情趣的追求。在20世纪就出现了文人画味与民间味结合的一代大师齐白石。裴玉林也应该追求这个路子。他的《鸡黍同秋》所表现的非文人画不是一种不足,这种乡村劳动人民的趣味、自然的生命力,不是文人的孤高,他照这个方向发展是有望画出一批更好作品的。在20世纪绘画史上造型能力强、笔墨好的画家有不少,但最后都消声匿迹了,究其原因,关键是方向性的问题,即画家能否自觉地作出合乎自身条件特征的努力,能不能像齐白石得到陈之佛启示那样虚心受用,不走偏狭之路,调整好自己的方向。
时势造英雄,预祝裴玉林早日实现新的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