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鉴藏
3  4  
PDF 版
· 三代人珍藏近90年的
李大钊亲笔信
· 在粮票间行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粮票间行走
■钱国宏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石,人不可以无癖。”收藏粮票即是我的爱好之一。

  收藏粮票一是源于它的“特殊身份”。作为一种实际有价证券的粮票,在中国的舞台上“呼风唤雨”近半个世纪。粮票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状况的缩影,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其广泛性、重要性、时间区域性是其他收藏品难望项背的。二是源于对饥饿的刻骨记忆。小时候,多次跟随大人赶集上店,眼巴巴地看着供销社柜台里的面包、麻花、炉果勾人的馋涎,却因为家里拿不出粮票而只能含泪而去……

  上世纪九十年代,粮票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似乎一夜之间便成了弃儿,这正是我收藏的绝好时机。多年来,我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收集粮票,可谓“八千里路云和月”:但凡听说哪里有举办民间粮票集藏交流会的,不管路途多远、门票多贵,必定前往一观,而且每次都是倾囊而购,满载而归;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在国内大中城市的票证市场间往来奔波,上下求索,每每发现“珍票”、“稀票”,其兴奋之状,不亚于阿里巴巴进了芝麻宝洞。在杭州的一次粮票交流会上,我发现一枚世面上极其罕见、属于“微量粮票”的上海一市两粮票,好话说了一火车,最后是近乎哀求,才“抱得美人归”。现在,那枚“微量粮票”的身价已达五位数。

  粮票种类繁多,粗略分就有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专用粮票等几大类;按面额分,从半市两到1万斤都有;票幅也从几毫米到百余毫米。如此庞大的“体系”收藏起来确实不易,为此我选择了几大类进行主集。一是主集早期粮票。这类粮票主要发行使用期为上世纪50—60年代。1955年发行的通票是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时称“满天飞”,意即只有带上它才能走遍全国,否则寸步难行。这套粮票尽管设计简单、纸张粗糙、图案单调,但因年代久远、存世量少又有特定的历史含义,所以成为我的“镇藏之票”。二是主集“文革”粮票。“文革”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期间发行的粮票也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其收藏价值不言自明。三是主集军用粮票。“军票”自1957年发行共有7个年版,当时曾风靡一时,尤其是1967年版的“军票”更为珍贵,其背面印有毛主席语录,这是目前全国各类军用票券中惟一的“语录票”,身价扶摇直上。

  一路奔波,一路喜悦。多年行走于粮票之间,已然“小有斩获”。闲暇时搬出集藏的宝贝,或是在镜下仔细端详每枚粮票的设计之美、图案之精、印刷之细,心里总会漾满收获的喜悦;或是跟亲朋好友和晚辈们讲一讲每枚粮票背后的故事,那份自得无与伦比;或是携票会友、入会,在同道面前一展“成就”,当众“慷慨陈词”,那份惬意无从获得!

  看过小品《粮票的故事》,坚信每枚粮票的背后都栓系着一个难忘的故事,粮票作为中国留给全人类的千古绝唱,已将历史的风云牢牢地浓缩在方寸之间了!品味历史,珍惜今天,也许,这是收藏粮票给我的最大收获吧!正因为如此,每当我抚摸每一枚散发着岁月气息的粮票时,感情的潮水便会不由自主地没过记忆的堤坝,澎湃而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鉴藏 00011 在粮票间行走 2008-10-11 48256DEA008181F5482574DB0006F8C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