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脉精神
1、儒学精神
一个地域的绘画往往是其地方精神文化的一种反映,山东花鸟画在当代画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位置与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齐鲁大地是儒家文化的诞生地,孔子、颜回、子思、孟子这些先哲们留给山东画家们的,是一份最厚重、最扎实的关乎人生哲学上的精神积淀。“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些先贤之言都成为齐鲁大地上有志之士时常用于自勉的心灵炬火。
齐鲁画家的精神与儒者精神是相通的,在山东花鸟画家中,画者与儒者精神的合一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一种仁者之心。宋代理学家程颢说:“医书言手足瘘痹为不仁,此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关,如手足不仁,气己不贯,皆不属己。”(《二程遗书》卷一上)“仁”就是人对他人,对世界的一种关心,一种兴趣,一种感知。这种对大千世界,大到泰山、黄河,小到一棵松、一株竹、一朵兰花,以一种仁爱之心,给予一种“同情的理解”,这种“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之心,对于山东的花鸟画家们,可以说是十分熟悉的感受。这种仁者之心,是儒学精神与花鸟画精神契合的根本。第二是对道的追求。画既是技,也是道。没有扎实的技的操练,空谈论道,只能离道愈远。但是心中更高地对“道”的追求,而斤斤于“技”的考量也成不了大画家。山东的花鸟画家,在重视技的前提下,对于“道”这种形而上的存在,从来都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第三是对德的依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是大地。在山东画家们看来,花鸟画是一种依托于大地的艺术,虽有鸟飞鱼跃,终是不离故土。生于齐鲁大地浓厚的厚德教、重礼仪的这种土壤中,德艺双馨,当然成为山东花鸟画家们的自觉追求。
2、文人画传统
自宋代以来,儒家精神在绘画上,更多地融入了文人画传统中,陈师曾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重视人品、重视思想性与精神性的发挥,与孔子的“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完全一致的,而要求“能感人而能自感”正是儒家诗学“兴、观、群、怨”精神在绘画中的体现。
山东画家对文人画传统的体认是深刻的,齐鲁大地深厚的儒家文化精神传统使他们对文人画的四种要素,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血脉上与之相连。重人品、重学问、重才情、重思想,是山东花鸟画家的共性,也是对文人画精神的继承。当代美术史家阮璞曾把文人画分为文人正规画和文人墨戏画两种类型,山东花鸟画家大多都是具有绘画造型功力的文人正规画的画家,但是很多山东花鸟画家骨子里也都有文人墨戏的渴望。山东多写意大家,还有些画家其画风甚至已经逾越了传统写意的边界,这无疑是文人画个性精神的一种现代式的张扬。
(下转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