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李松先生为单应桂写的文章《单应桂的“财富”》很有感触,单老师半个世纪的艺术历程,不仅是其人生经历和生活的一笔财富,也为中国画坛创作了许多值得我们认真评价的艺术财富。平时很少拜读有关单老师的文章,因为太熟悉了,反而缺少这种意识,在此只好很粗浅地谈一点看法。
首先,单老师不仅在山东,在当今中国画坛也是一位有明确追求和归宿的画家。从她的作品看得出来,她有自己明确的选择和定位,她最大的特点是把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近政协在北京搞的展览作品中,大家都看到她把自己的童年直接画进了《逃亡》和《背井离乡》中。在《逃亡》里描绘一个四五岁孩子跟随母亲在抗日战争烽火中逃亡的情景;在《背井离乡》中的她是在小推车上成长的,看过后很为触动。她有自己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对中国整个社会灾难的人生体验,她把这些感受铭刻在心里,而不断地作为自己的一种珍贵财富在作品里一点点地加以体现。显然,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体验是不会画出这些作品来的。她的表现题材和主题基本锁定在中国妇女中而且是中国的劳动妇女、山东的劳动妇女上。半个世纪以来,她也画过其他题材,但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是她的中国妇女形象。她不仅是一位女画家,而且是一个地地道道地表现中国妇女的女画家,她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人性和人文情节上。《山村妇女组画》等系列作品是对劳动妇女人性的赞美。一个画家在艺术道路上有这样明确的文化定位,是很难得的,很多人一生当中始终处在一个漂泊不定的状态。记得1992年在北京山东十人画展的研讨会上,卢沉先生讲“我们的一些中年画家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但是我本人到现在还是一个‘游魂’”,这的确反映了中国当代画坛受到西方文化艺术和商品大潮的冲击,很多画家不知所向的状态。另外,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目了然、一蹴而就的。一个艺术家一生不可能一条大路走到底,大家在发展途中求索不止这是必然的,但有自己明确的选择和定位的人是不多的。在这里有个值得我们重视的关键因素是单老师她有自己的“根”,她把自己的艺术根系牢牢地扎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土壤里。对她来讲,生活经历和民族历史都是她艺术创作的根,可以说生活既是艺术生命之源,也是她艺术的创作之源,她的画是有感而发的,而且是有备而发的。这不仅仅是准备了多少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速写与素材,而更重要的是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积累。如果没有这种积累,作品就会言之无物,甚至是无病呻吟。我们可以从单老师的画中看到她表现人物的具体性、丰富性和深刻性。她的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意,而且个性鲜明,每个人物的一些细节、一缕笑容、一个眼神乃至穿戴都没有雷同的。她的艺术所以有生命力和感染力,正是她从生活当中捕捉到最有生活气息的生命形态。我在北京人艺观看舞台剧的时候有种感触,那些著名演员在进入了表现人物心灵境界的时候,并不需要大声喊,他只要沿着人物心理的脉络,一点点地剖析、挖掘,表达时哪怕低声细语,也会有很强的投射力、震撼力,我觉得单老师的作品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当前有些现代作品,往往是以强烈的形式感和具有张力的视觉冲击来抓人,但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单老师的作品恰恰是在平凡中,用她捕捉到的一些人物的微妙形态和深刻的心理变化,有意识地加以表现,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感人的力量。还有创作中仅仅以对生活的观察来客观表现是不够的,画家怎样完成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转化,而赋予作品以艺术生命,这要有一系列的准备,我把它称为文化准备或艺术准备,这包括研究和挖掘传统文化、生活体验与积累艺术表现所必须具备的功力、修养和技巧。我从李松先生那篇文章里看到,单老师在创作《当代英雄》时,叶浅予先生在她草稿前看了多时,然后给了她以一当十的点拨。她在大学学习期间受到蒋兆和、叶浅予等几位大师的指导,在学生时期,当自己在艺术上还没有明确追求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处在茫然混沌的阶段,这时候叶先生给了她以直接的指导即顿开茅塞,这就看出一方面是有师承效应,一方面作为艺术创作,从开始的记录生活,到逐渐从艺术探索当中找到自己的语言,完成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转换,从而赋予作品以艺术生命,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老师的这50年既是她人生的一个艰难的历程,也是她艺术创作的艰难探索过程。这是一个在艺术上有明确的定位、鲜明追求和归宿的画家不可忽略的关键环节,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第二点,我再谈一下她的作品风格特征和审美品格。她的画特点很明显,具有纯朴、平凡之美,没有华而不实的东西,给你感觉是质朴、敦厚、率真、自然,这是我看她画后的突出感受。她的作品不是那种靠视觉冲击力的张扬来抓人,而是以平凡无奇、耐人寻味和咀嚼的“本色”给人以含蓄、内在的审美感染,她追求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反映人类善与美的统一。她的语言手法,主要是用线并辅以渲染皴擦,线是中国绘画的“基因”。这不仅是一个绘画技巧的问题,在中国绘画当中线的表现力仍然沉积着数百上千年历代画家所赋予的文化积淀:表现人生、表现画家对世界的看法,包括画家的学养在里面。这种语言最本质、最简约、最确切的,也是最难的。需要功力和修养,以及生活的磨砺和积累,以其所感、所悟的情思,将其渗透到笔墨当中,逐渐形成带有本人艺术气质的笔墨形态和语汇。
第三点,我想粗浅地谈谈单应桂老师的艺术道路。很明显,她是一个坚持在传统艺术大道上前行的一个传统型画家,她所崇尚的是激烈中的渐变。我们如果把她不同时期的画拿出来看一下,就会发现,她的画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在传统文化精髓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丰厚的,这与她的人生体验一起造就了作品的历史深度和时代气息。造型因素非常多,作为画家要选择什么和怎样表达,这也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当今,在中国画坛,浅薄之风盛行,而能坚持从传统走向现代,正确地对待传统,正确地对待变革者则需要胆识和韧性,这在她身上体现得非常清晰。她在这条路上为中国画的创新作出了不懈努力。国画界的朋友都比较清楚,当今艺术领域中,形式驾驭方面,诸如人物形象变异、“符号化”语言大量采用,以致出现“空壳化”现象,就是光有表面的东西,疏离了人物的灵魂,疏离了人物精神的丰富性,失去了画家的激情,失落了人物精神的支点,以至于失去了就在身边的美好东西,这是值得我们警觉的。所以,单老师的作品和她的艺术道路,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认真品评的。这里还有个学风的问题,我觉得单老师不仅为人正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德高望重的艺术家,而且在学术上她始终坚持勤奋治学的心态,没有急功近利,没有随波逐流,没有趋时求新和浮躁。我曾给特教中专聋哑学生的感人作品总结出三句话:“无名利的真诚、无干扰的真实、无污染的纯真。”我在单老师这位老艺术家身上也看到同样存在这三点。她的心态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仍然从容平和、稳健自如,这特别值得我们、尤其是青年画家们学习。
以上几点粗浅的感受,至少会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第一,画家应千方百计寻找并确定自己的文化选择,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此相关是如何抵达这个定位的问题,就必须要在自己的一生中完成一系列必不可少的人生体验和文化准备,这是第二;第三,把自己始终放在时代和文化的大背景下。单老师从年轻时期到近年来的探索都始终围绕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变迁,所以她的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和时代气息,体现出一个画家的良知和道义;第四,我觉得在对艺术的真诚投入上,单老师用50年的艺术历程和70年的人生历程来艰苦地寻找艺术的真谛,始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气质和艺术生命。
(本文作者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