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112版:画家
3  4  
PDF 版
· 李振坤水墨人物画展学术研讨会(摘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振坤水墨人物画展学术研讨会(摘要)
  李振坤水墨人物画展学术研讨会(摘要)

  ■孔维克:我曾经给振坤画集写了一篇《五十五窍》的文章。通过写文章,对振坤是一个反思,也是一个总结。把他这些年梳理了一下,我就感觉他非常地不容易。20世纪80年代后,整个画连环画的人都分流了,都进入了国画。很多人画国画的时候就不太会画了,但是他一转过来很快就把握上了。八届全国美展那幅《久远的音符》,那是他首次搞国画创作,画得非常好。最近他绘画语言的变化,是这一两年辛苦思考的结果。振坤的艺术语言如在淡墨上的挥毫,包括墨气、人物的变化等,都有了自己的表现方式,非常协调。这批画,尤其是大画,没有人这么去画过,我感觉振坤是值得研究、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位画家。

  

  ■杨力舟:近年来山东省的绘画水准大大提高,艺术人才不断涌现。今天,我们为李振坤举办个人画展,气氛之热烈,尊重艺术人才的社会风尚之浓厚,这是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从部领导到山东省、德州市各方面的领导以及艺术界的画家、批评家都出席了这个开幕式,我代表中国美术馆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刘大为副主席表示热烈地欢迎。李振坤的人物画内涵丰富,生动有趣。他把生活感觉、人物造型和笔墨形式的艺术意趣巧妙融合,自然天成,“立万象于胸中,传千祀于毫翰”其天资与勤学俱佳,前途无量。

  

  ■孙轶青:对于家乡出来这么一位画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昨天晚上我认真研读了他的画册,我很激动。我们知道,中国画讲究形神兼备,似与不似之间,李振坤先生的画赋有这方面的特点。他很注重形真,更注重神似,而且有很大的独创性。因此,我就写了这首诗来献给他:“画贵形真神若驰,雾花水月令人迷,李君放胆开新路,艺苑根深硕果奇。”画要注重形真,但更多的是要神驰,要有意境。我们最喜欢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雾中之美的感觉。

  

  ■程大利:从留心生活到留心传统,一直到留心当代,我觉得李振坤他的路子很值得我们寻味。他没有经过学院的培养,而是拜传统为师、生活为师、当代诸家为师、社会为师,这就够了,照样能造就一个大家。比如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很多,像李世南等等。20世纪有了艺术教育之后,也有一批没有上过学而成为大家的,为数不多,为什么呢?此路艰苦,多是荆棘,全是野路、乱路、无路之路。那是很不容易才能走出来的。振坤先生能走出来,我感觉是可喜可贺的。

  

  ■翟墨:我想引用两句话。第一句是艾略特的诗,艾略特说:“我们所有探索的终点,将回到我们出发的地方,并且第一次认识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要活得很久才能活得年轻,我觉得李振坤先生这一批新画里面,喷发出来的有他前半生中的激情,特别是对生活悲剧意识的深刻感觉,崇高意识在里头。这也是他之所以造型能力能达到很强的地步的原因,他这些表现作品,也是在高层上回到本体,回到了本来人性愿望无拘无束地表达。

  

  ■赵力忠:作为艺术家,对于生活就应该站在上帝的位置上,他所看到的不止是形,而且还要表现他的神。这个神,一般来说,用普通人的直面观察是看不到的,而必须通过艺术家消化吸收之后,再由艺术的创作体现出来,这是我今天一进展厅看李振坤作品时候的第一印象,当然我不是说李振坤已经站到了上帝的位置上了,已经达到了李可染先生的水平,而是我的第一印象,他已经有门了,他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裔萼:这几年看的作品也比较多,尤其是人物画作品,能够让自己激动的好作品并不多。今天李老师的画给我们一种非常振奋的感觉,自己也特别高兴。我先看了作品,然后看了孔老师写的文章,知道李老师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创作的。李老师有一个艺术家的思维,他要和自己为难,向自己挑战,在这种特别的状态下,他搞了这么一批天惊地怪之笔让人震惊,非常让人钦佩。

  

  ■王仲:大写意,在摆脱线大量使用墨的情况下去塑造形象,这个我觉得是世间绘画中最难的一个课题。油画还可以涂改,而中国画是下笔落墨万劫不复。它不容许改,又要自由挥洒,还要把形象一下子拿出来,难度非常大。笔墨的自由挥洒和造型制约的有机结合,永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从展览会上看,李振坤先生很有才气,也很有灵气。希望李振坤先生能够珍惜这些灵气和才能,更多地给自己以制约,让制约练就你的才气,不断上到更高的层次。

  

  ■刘龙庭:董其昌讲“顿悟胜于渐修”,我希望在座的人要有振坤这种顿悟的精神。在孔孟之乡,能像振坤这么挥毫呀,这么正统的水墨天地呀,我觉得尤其可贵。你看他那几个吹唢呐的老头,再看他现在的大写意水墨,确实有一种金蝉脱壳、一种造化同灵、点化而去的感觉,所以我特别高兴。从工笔变到写意,特别是人物画,很不容易。人物画家要研究社会和人生,希望振坤有更大的进步。

  

  ■李一:看了李振坤的作品,我认为他是我们山东最优秀的画家之一。他从连环画到工笔人物再到写意人物,这么一路走出来,所付出的艰辛是非常大的。从李振坤的审美追求来看,他追求的是一个比较清新、比较灵透的审美境界。他的墨法用得还是蛮好的,笔精这点应该说还不太够,用笔的苍润、干湿对比都有,但是老感觉里面的内涵不够,还缺少分量。我想振坤先生应该在用笔方面更多地推敲一下。

  

  ■陈履生:刚才刘龙庭先生谈得非常精辟,用辩证的思维谈了矫枉过正的问题。我也同意李一先生谈的关于用笔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现在呈现给我们的这种风格,他找到了一条路,这条路和郭全忠、张力柱又不一样,但大致相近,他的线条更纤细,有点像江南一类的风格。如果在整体关系的更好把握上下一番功夫,他的未来肯定不可限量。

  

  ■刘曦林:大家开了这个恳谈会,作为个案,是对振坤艺术境界的分析,对他的艺术道路、艺术特色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但它又不仅仅是个案问题,它涉及到目前整个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某些问题,如怎样面对社会?怎样面对人生。比如说,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但我们的时代又非常好,现在该怎样理直气壮地正面歌颂,批判一切社会中的丑恶现象等。另外,就整个中国人物画创作,概括起来说,除了精神性的表现问题之外,就是笔墨艺术语言的进一步提高和质量问题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112 李振坤水墨人物画展学术研讨会(摘要) 2008-10-24 美术报001122008-10-2400009;美术报001122008-10-24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