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113版:画家
3  4  
PDF 版
· 寂寞的独行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寂寞的独行者
——记人物画家刘书军
■李存葆 李连生
  在山东浩大的画家队伍中,山东画院中年国画家刘书军的人物画作品开始愈来愈多地吸引住了人们的目光。在书画艺术早已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应付之作如枯叶般铺天盖地地涌入中国尚显幼稚的收藏品市场之时,正直理性的美术圈内的人士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如今能不为五声乱耳之所动,能平心静气做学问的画家委实是越来越少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画坛呈现出了一派空前热闹的景象,如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样,中国的社会变革给中国画的变革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题材上都注入了一种非凡的活力。已有30多年画龄、17次参加全国美展、8次参加全军美展的刘书军倒显得有些迂腐了。比他出道晚的年轻人、甚至是他的学生,展览不断,介绍连篇,名气越造越大,钱越赚越多,在这样一个热热闹闹的鼓噪氛围里,刘书军按兵不动甚是沉得住气,用他的话说“艺术需要沉淀不能速成”。在美术界同行你方唱罢我登台的一片喧嚣之中,他能不为名声所动,不为金钱所累,潜心作画做学问,这该是刘书军的大智所在,也是他品性的使然。其实,他的这种看似不与人争的寂寞心态,到头来,不但没落下同行半步,相反,他的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举动,在别人的不经意间早已远远地走在了许多人的前头。

  熟悉刘书军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非常谦虚自律、非常重情讲义的人。他的性格与人品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你会清晰地看到,他笔下人物的塑造有血有肉有感情。他常年坚持主题性创作日久而不怠,在与他同时期搞主题性题材创作的画家中他是坚守时日最长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风格不是做出来的,更不是炒出来的,什么样的人画什么样的画,本质上的东西是掩盖不了的,我永远是我,合时宜也好,不合时宜也罢,我无法改变自己”。这些年来,刘书军的国画人物创作凭借着自己对物象严谨的造型和从容的笔墨,以及充满激情的构思,获得了上至圈内学者、下至平民百姓的一致好评。究其原因,我们不难看到,他的作品之中充盈着一种人文关怀的情致,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人物,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领袖、名人,画中人与画外人总能很自然地建立起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与沟通。这是刘书军作品最大的魅力之所在,也是他的主题创作每每获得好评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轰动效应、浮躁心理是当今画坛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时下画家如云、精品若麟的根本原因。刘书军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绘事的认真是值得画界同仁尊重和学习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是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一幅真正意义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应该是作者完善自身、锻磨灵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异常艰辛和痛苦的,它要求作者必须倾心、倾神、倾情、全身心地投入,而不能有半点杂念。这些年,刘书军创作的一系列领袖题材和名人的作品,摒弃了那种肤浅的歌颂和概念化的表现方式,成功地塑造了领袖和名人在特殊情境中,具有伟人、名人魅力的、有行动、有感情、有思想的人物形象。在刘书军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伟人与名人的内心世界,你能领略到伟人与名人的那种平民化情愫。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刘书军对于人的特定存在状态和生命意识的关怀与关注。这是他长期扎根于生活、长期陶冶于实践的结果。

  刘书军已逾知天命之年,相信他会以更加成熟的心态、更加稳健的步履、沿着自己既定的艺术心路在嘈杂纷乱的艺术环境中,不事声张、不受干扰、扎扎实实地走向自己选择的终极目标,相信他艰忍寂寞的探索,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得到艺术之神的青睐与拥抱。

  (李存葆: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连生: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化工作站副站长,军旅书画家,书画评论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113 寂寞的独行者 ■李存葆 李连生 2008-10-24 美术报001132008-10-24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