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71版:画家
3  4  
PDF 版
· 载诗载梦 亦中亦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载诗载梦 亦中亦西
张宏宾的水墨艺术
□李兆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东京一家有实力的画廊看中了在美国初露头角的他,全力推出,张宏宾的作品一时畅销日本。

  张宏宾的作品成功地拨动了日本民众的心弦。日本日中艺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横山翠蹊这样评价:“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更添巧妙,从而树起自己匠心独运的画风。精致的线条与华丽的色彩交织出人类的梦幻与浪漫。置身画前,如同踏入了回荡着交响乐的宫殿。”外表朴实的张宏宾,内藏一种难得的唯美气质,用作家梁晓声的话来说,“他是一位灵魂里有唯美倾向的画家”。正是这种天赋的气质,赋予其作品温馨甘美、天真无邪的氛围,对于生活富裕、精神匮乏、人情淡薄的现代西方人,是一种极好的心灵抚慰。

  张宏宾登陆大洋彼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为艺术市场的宠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并不偶然。1942年出生于北京的张宏宾,上世纪60年代初考入中央工艺美院。张宏宾有机会接触当时一般中国人根本无缘接触的西方现代绘画,这对他的艺术生涯具有未雨绸缪的意义。1976年后,张宏宾调入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担任系主任、教授,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走出国门前,他已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了。

  上世纪90年代初,已担任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的张宏宾,转向了油画创作。为了摆脱自己驾轻就熟的绘画习惯,他变换了绘画工具。他说:“我希望能从他们的绘画中学到我可以吸取的东西,感受到能使我激动的因素。”这是一个身处异域、受东西方文化双重制约的中国艺术家面对急速变化的西方艺术潮流所作的明智选择。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所获颇丰。台湾艺术家欧豪年评价“张宏宾先生从南加州灿烂的阳光下,写出了东方人的襟抱。”

  就在张宏宾的油画创作渐入佳境时,他又迷上了彩墨画,其艺术创作由此拉开更加蔚为壮观的一幕。此举绝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以现代人的胸怀与眼光,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与传统中国绘画的“写意”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张宏宾的“唯美”气质的又一次艺术升华。至此,张宏宾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从艺术技巧上看,他的彩墨画打破了传统中国绘画“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的陈规,强化了“笔随气运”、“随机生发”的一面,由自然形成的痕迹启发灵感,迁想妙得,或隐或现的人或马,虚处扑朔迷离、变幻莫测,实处严谨纤细、精妙传神,水墨淋漓与精细勾勒相结合,抽象与具象高度和谐统一,绘画由理性操控下的制作,变成一种即兴表达,充满挑战的兴奋和愉悦。正如画家描述的那样:“我希望画得像诗,表现一种不可视的空间流动,又希望画得像梦,不是现实又真于现实。”对于张宏宾,恩师张仃当年探索的“毕加索加城隍庙”,早已超越艺术形式的层面,深入到思想内涵与感悟,艺术观念与艺术感觉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细读张宏宾的作品,从精神内涵上看,与其说是传统中国画的延续,不如说更接近西方现代绘画;而从美学风格上看,更多体现了传统中国画“写意”的神韵。一些西方美术界人士评价他是一位代表中国现代绘画新的表现者,一位跨越了地域、民族,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大有作为的画家。

  大凡优秀的艺术家,都具有一种勇于攀登探险和统合两极的能力,这样的艺术家,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吸收当地的水分和养料,化作自己的血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貌。张宏宾就是这样一位颇有建树的艺术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71 载诗载梦 亦中亦西 2008-10-24 美术报000712008-10-24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