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绘画之路,我是从国画开始入门的。儿时的启蒙老师把李渔所编撰的《芥子园画谱》作为我的教材,让我临摹研习,尽管画谱印得像是黑白版画一样,水墨韵味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其中的画理知识和构成技巧让我在日后的绘画学习中受益匪浅。
2001年大学毕业,怀着对李渔的无比崇敬,最终决定循着李渔的足迹到浙江兰溪工作。当年8月23日,我来到了兰溪市第五中学报到,匆匆收拾好行李以后,我便搭车来到了为纪念李渔而造的芥子园。园子不大,坐落在横山脚下,大门外便是330国道,也算是闹中取静!大门紧闭,我敲了敲门,无人应答,一打听,说这里已成了文联办公的地方,两点钟上班才开门。就这样,我有些失望地离开。后来我曾多次因文联的活动而进入过这座园子,不知为什么,7年来我对崇拜的李渔已失去了当初的感觉。山仍是那座山,园仍是那座园,路仍是那条路,但却物是人非……
2008年9月8日,去浦江办事,顺路参观了“塔山公园”旁的“方增先碑刻院”,在那里,我仔细观看了方增先先生所创作的每一幅历史人物作品,虽是石刻和复制品,但线条的张力和笔墨的韵味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他画的李渔像,唤起了我对李渔最初的些许记忆。回兰溪以后,我决定用油画的方法表现号称“东方莎士比亚”的李渔。于是,我再次去了芥子园寻找创作的灵感。在陈列馆中,我仔细品味了吴山明和张伟民画的李渔,还有李渔的青铜雕塑坐像和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蜡像李渔,另外还有市图书馆墙壁上手握毛笔的李渔等,使我逐渐加深了对李渔的印象,重新燃起了少年时对李渔的那分激情。
据兰溪市美协副主席叶瑛和李渔研究人员周宇兰的介绍说,少年的李渔好学,多才多艺;中年的李渔演出频繁,富有而奢侈,曾有过十多位小妾;晚年的李渔清瘦、落迫、惨淡且愤世疾俗。很多艺术大师的晚年生活都不如人意,浪漫主义绘画大师伦勃朗晚年是这样,作为作家、戏曲理论家、画家的李渔也难逃此劫,这是否是上天对多才之人的一种捉弄?
我选择表现晚年的李渔,在瑟瑟秋意中,站在为纪念他而建造的芥子园大门前,手捧书卷,风骨犹存。整个画面使用了灰调子,营造出落寞悲凉的气氛,努力希望表达出一种真情的呼唤,一种追忆,一种一代才子对世俗的激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