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毗邻中国美术学院,依山傍水的浙江美术馆即将竣工,从而将翻开文化大省浙江美术的新篇章。一个年轻的美术馆需要高质量的藏品来积蕴历史和填补学术空白,缘于此,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文联共同组织实施,启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史论专家提出选题,邀请浙江以美术学院为主的名家创作100件作品,用美术的形式记录反映浙江从河姆渡、良渚文化一直到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6000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史和社会发展轨迹,充实美术馆馆藏,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
作为这个重大题材,创作工程的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油画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画院名誉院长、著名油画家潘鸿海深知其意义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毫不犹豫地认领了难度颇大、表现浙江历史起源的“良渚文化”题材。
钟情江南文化
潘鸿海是20世纪中叶国内涌现出的浪漫写实主义画家的优秀代表之一。生于江南长于江南的潘鸿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表现江南风土人情的母题创作中,以严谨细腻的写实手法,轻快柔和的色彩调子,浪漫抒情的艺术语言,融合东方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让人过目难忘的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眷念之情,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可以说,江南情韵这条主线一直贯穿着画家的艺术生涯,成为其标志性的主旋律。其画面中的青山茂林、小桥流水、黑瓦粉墙、古巷石堤……以及极具江南韵味的清纯女性形象,以柔美、清丽的装束和动人的眼神,感染和勾起了多少人对江南的向往和羡慕之情。几十年来,他不为纷繁多变的各种潮流所动,坚持自己认定的艺术追求,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观点,用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朴实的艺术语言探索出了一派区别于北方粗犷剽悍、宏大硬朗的画风,树立起南方油画的一面旗帜,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人的艺术审美取向。
历史画的理解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潘鸿海,具有扎实的写实功底,其早年创作的《又是一个丰收年》、《鲁迅》组画、《马克思刻苦学习的故事》、《囡囡》等油画、水粉画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是浙江为数不多的画过多种历史题材作品的画家之一。在潘鸿海的印象中,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蔡亮的《延安火炬》,陈逸飞的《攻打总统府》等优秀的历史画作品是社会公认的佳作,是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也是历史画的代表作品,值得学习。同时,画历史画也必须借鉴西方经典名作的成功经验,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席里柯的《美杜萨之筏》、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能给人以不少的启迪和帮助。潘鸿海认为,画历史画,画家本人的个性不能体现得太多,关键是如何发挥画家对艺术的理解,让自己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向大众共同的审美语言靠拢。中国的历史画还是应该遵循国情,应该通俗易懂,不能让人费力地去猜测作者所要表现的东西。历史画就是画给老百姓看的。
做足案头工作
一个画家在其艺术造诣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想要再有所突破是比较难的。这是个普遍现象。在接受这个创作任务后,潘鸿海从心底把它作为一个总结和提升自己艺术创作的动力,更是把它作为一种挑战,希望以此作为一个契机,让自己擅长的江南题材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潘鸿海之所以要画“良诸文化”是凭着多年浸淫江南文化的一种自信,但他并未凭着这种自信草率地仓促上阵,而是在前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历史画就是要真实地反映历史面貌,这一点不容质疑。但要真实地反映6000年前的历史,谈何容易?潘鸿海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研究和收集素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查阅的资料叠起来差不多和身体一样高”。跑了良渚、嘉兴、浙江、上海等四五个历史博物馆,走访了当地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专家,听他们介绍良渚的历史。甚至长时间地站在良渚遗址之上,去体会和感受远古的景象。经过分析,潘鸿海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衣不蔽体,或者是茹毛饮血,已经有了丝绸、麻的织物,有了陶和石器,有了简单的生产工具,有了村落街道,有了氏族体系,尤其是对于玉器的加工和雕琢,造型和雕工鬼斧神工,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那些出土的玉琮、玉璧、玉钺等数量之多和工艺之精,为同时代其他文化所未见。除了缺少文字和青铜器,其他都已经相当发达。至此,将“良渚文化”这个宏大的概念如何转换成二维的画面,潘鸿海在心里已经有了底。
精心筹划设计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潘鸿海邀请了余杭籍的青年画家汪文斌一起参与创作。汪文斌画风细腻,曾经创作过一些以出土玉器和陶罐为题材的作品,并且也一直在关注良渚文化。他绘制的《良渚文化系列——玉葬》曾荣获第四届中日“人与自然”绘画作品展金奖,在中国和日本展出后被日方出资收藏。能参加这件作品的创作,汪文斌感到由衷地庆幸。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纪轻轻就能参与这么重大题材的创作,另一方面是因为能发挥自己擅长的优势,同时,跟着潘鸿海老师也能学到不少的艺术理念和创作手法。
为了一丝不苟地再现历史风貌和当时的世俗场景,在定下稿子后,两位画家在服装、道具和模特上花费了不少精力。设计制作了大部分的服装,还花钱卖了一些陶罐玉器等,并请模特设计了众多的造型。其中为了表现一个主要的人物形象,找了许多人都不太理想,甚至还到学校找过几个体育教师,最后是在千岛湖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里找到了一个健硕的划艇运动员,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无巧不成书,这个运动员正是余杭人,也算是良渚的后裔了。
在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后,两位画家才开始紧张地进入创作状态。
完美再现历史
最后定名为《美丽洲良渚——中华文明之光》的这件作品,不落一般历史画的俗套,采取大场面、场景式,能够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组合串联。作品从“生活、宗教、劳作”三个方面入手,构成一幅高2.2米,宽5.4米的三联画面,再由自然环境穿插统一起来,利用更适合中国民族审美习惯的散点透视构图,在统一布局的同时分散光源,造成一种时空转换的大效果。画面大大小小刻画了25个人物,男女老少、王者神父,还有衣食住行,良渚玉器,林林总总,尤其突出刻画了象征当时文明程度的“良渚玉器”。各种形制的玉器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画面中,凝重而精美,深化了主题的象征意义。
江南的风是湿润的,江南的水是清丽的,江南的人是柔美的。无论是现在还是6000年前。潘鸿海一直坚持这一点,这可能也是画家唯一赋予这件历史画比较主观的意识。画家并没有顺着一般人的思维把6000年前的人描绘成野人一样,而是尽量往美的方面靠,造成一种视觉愉悦。画面中间的男子有着强健的躯体,棱角分明。英俊的脸庞,在阳光照射下,透着王者的风范;身后的老者威严中显露着慈祥,手中高举着玉璧,似乎在举行一种宗教式的图腾。两个人物加上玉器构成纪念碑式的造型,形成了画面的视觉中心,和两边安居乐业的其他女性从精神和体貌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男性的刚健更加映衬出江南女性的温婉秀丽。色调处理亮丽而柔和,在突出人物的同时,当时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一目了然。整个画面前后关系疏密有致,虚幻的背景满眼碧绿,瀛洲交错,藤蔓纵横,水气氤氲,把江南的地域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物造型各具特色,人、动物、植物、器皿在场景里自然和谐,俨然一个古文明社会的美丽洲。这样的画面,似乎一下子拉近了历史的距离,让观者没有一点隔阂感。
发挥社会效应
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中央四台《走遍中国》栏目正在余杭拍摄8集电视片《余杭风情》,摄制组得知有这么一件作品后,赶到潘鸿海的画室,对作品进行了详尽的专题报道,并进行播出。余杭有关领导、良渚博物院领导以及良渚的文化专家也非常关心和关注这个创作,分别专程到画室看望了创作情况,并表示希望作品完成后,能首先到良渚博物院展出一段时间,还以良渚博物院在“黄金周”时6万左右的人流量来“诱惑”。
一个艺术家的命运是和这个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这件作品创作如火如荼之时,5·12大地震灾难降临,潘鸿海毅然停下手头的创作,赶画了一件油画作品参与赈灾,并拍出了70万元的高价,全部捐赠给四川灾区,表达了一个老艺术家的高尚情怀和赤子之心。
经过近半年的潜心创作和不断修改,这件巨幅历史画作品终于在前些日子初步完成,立刻得到了许多行家的认可和好评。众多的人物、宏大的场面、粗放的整体结合、细腻的局部,完美地诠释了良渚文化的内涵,让观者感到一种气势和震撼。当“人文江南·长三角油画作品邀请展”组委会的有关人员偶然看到这件作品后,更不顾尺幅巨大运送不便和展览场地的限制,力邀这件作品赴上海展出。潘鸿海答应了他们的邀请。一方面是考虑到展览的主题与这件作品十分契合,另一方面也想借助这个展览,听听各方的意见,再做最后的修改。
《美丽洲良渚——中华文明之光》已经在充分发挥她的社会效应,并且仍在不断地征求各方的意见,力求完美地接受专家组的最后评审。
后记: 浙江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全国最早启动的省级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题材与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鸦片战争之后”的限定相比更宽泛,美术种类也更多样化。历史重大题材属于主题性绘画,创作要求高、难度大,是对艺术家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这件《美丽洲良渚——中华文明之光》是众多作品中一件具有民族文化气度的有力之作,体现了画家对历史的理解和诠释,也体现了用艺术记录历史文字所无法企及的美妙,更体现了进行这样的美术创作工程的必要性。如今,全国很多地区都在进行这样的重点题材创作工程,我们期待能涌现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主题性美术作品,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