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画坛百花争艳,百家争鸣。上海的画展无论从数量还是内容上,越来越趋于多元。在快节奏的上海,此起彼伏的画展中,有一个历经二十余年,每一届都能吸引众多观众,引起社会轰动的展览,她便是“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关心上海绘画界的朋友们不难发现,现在活跃于上海画坛的中坚艺术家们,他们的成长或多或少都与“海平线”有些渊源,他们中的大多数在中青年时代曾经参加过该展览。
日前,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的“2008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在刘海粟美术馆顺利召开。本届联展共展出了22位中青年艺术家的66件作品。本次联展首次加入了公共艺术创意智慧部分。回顾海平线走过的22年十二届展览,留下了300余位艺术家的架上艺术、纯艺术作品,可以说她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美术的发展历程。
一、“海平线”的诞生:
重新定义海派绘画
八五新潮美术席卷中华大地之际,第一届海平线绘画联展于1986年在沪隆重召开。这是一届以解读“什么是海派绘画的涵义”问题入手的高水平联展,盛况空前。至今,当人们提及当年的那场展览时,仍赞叹不已,意犹未尽,仿若昨日之事。
上海市近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更有“东方巴黎”之美誉。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上海绘画的优势有目共睹。19世纪中叶起,各地画家云集沪上,他们的作品创作题材丰富,画面清新通俗,雅俗共赏,涌现出了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传统绘画的革新者。上海作为我国最早接受西方文明的城市之一,还是中国最早的西画艺术的摇篮,20世纪早期美术留学生归国发展的首选之地。在这里,他们发挥所学,兴办现代美术教育,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西洋绘画的开拓者、中西融合的先驱。上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在发挥版画战斗作用的同时,将上海推向中国现代创作版画的风口浪尖。此外,丰子恺、张乐平等老一辈漫画家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即使在今天细细品味,仍然会觉得意犹未尽。上海开放、吸收、融会、革新的精神使她成为20世纪前期东方耀眼的文化中心。
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艺术界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绘画依靠雄厚的实力,与其他地方相比,在全国仍然占有相当优势。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画坛,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呈现多元趋势,其原有的优势地位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的崛起、日益激烈的竞争而日渐衰弱、动摇。改革开放之初,当全国兴起描绘十年创痛、表现觉醒力量的“伤痕”美术的时候,早已对先前用绘画作图解产生反感的上海美术家们,只是埋头画室潜心探索,调整心态,为开拓自己的道路默默耕耘准备着,从而导致了当时上海画坛各种风格、样式共存,并各自拥有相应的观众。没有统一的特色成了当时摆在上海绘画界面前的严峻课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为了继承海派传统特色,对当时中西多样的绘画语言与形式进行吸收、创新,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组织各界专家、艺术家,聚集上海画坛的中坚力量,发掘潜在的有生力量,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开始了重振上海绘画优势的步伐。第一届海平线联展的举办经过了来自哲学、文学、历史、新闻等诸方面中青年理论家的七次研讨。围绕“海派绘画的涵义”,他们各抒己见,总结性地提出改革开放之前的海派绘画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上海地区的一种文化现象,从而使海派绘画由传统意义上狭义的某个画派,上升为一种代表上海地区的文化现象。同时,改革开放以后的海派,敢于吸收、创新、面对现代。对于上海这个独特经济、地理、历史背景下生成的文化现象,她继承性地汲取了其中的积极成分。
“’86海平线绘画联展”的举办,向全国展现了上海中青年艺术家的风采。第一届海平线联展在分析海派绘画的优势、传统以及缺憾的基础上,继承海派传统特色,以探索性联展的方式,推出当时具有开拓精神的26名中青年画家。其中,8名中国画家、21名油画家、3名版画家与4名水彩(粉)画家,多数已经成长为当下上海画坛的领军人物。第一届海平线在探讨海派传统延续的同时,寻求当代绘画的语言,从而给出了新时期海派绘画的定义。
二、探索中前行的“海平线”
两年一度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作品展示的同时举行研讨会,通过理论的交流促进创作实践,自诞生起便在探索的海洋中遨游前行,体现着上海中青年艺术家们独特而执著的艺术追求。二十多年来,她在变化中逐渐趋于成熟、多元。
第二届海平线在传统国画、油画、版画基础上,又加入了雕塑,丰富、充实了联展的内容。1990年的第三届海平线中系列化作品的出现是艺术家突出艺术个性的一种手段,反映了艺术家经过理性思考后,创作心态渐渐趋于冷静。而创作心态的转变,使他们的创作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在多样性中寻求美感的再发掘。1994年海平线联展中,上海画家展示了他们作为个体的活跃个性,向世人展现了上海画坛丰富多彩的一面。这届展览上,对参加者年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规定必须是55岁以下的中青年艺术家。
经过10年的辛勤耕耘,“海平线”已经成长为涌现中青年美术人才的园地,反映上海美术界中青年整体面貌的高水平画展。有些画家参加了几届海平线,比照他们的参展作品,可以看到上海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的缩影。张培成的国画舍弃了过去清逸脱俗的画风,迈进了一个充满民间艺术质朴的乡村田园。施大畏的《国殇》显示了画家对众多人物的驾驭能力。杨正新旅澳归来后,中国画线条和色彩的抽象表现力日益完善。邱瑞敏、俞晓夫的架上绘画较之1986年的第一届“海平线”的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都表现出更大胆的追求。
回顾海平线10年的成长历程,每一届展出的美术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不尽相同,却透出新时期海派艺术的时代特色。艺术家们试图运用绘画语言,展现现代生活的气氛,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这便是上海美术界给人的总体印象,既考虑到社会心态热点与审美情趣,又敢于打破常规,执著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下转第1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