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画家
3  4  
PDF 版
· 淳庐雅韵·杨挺工笔山水画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 杨挺艺术简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淳庐雅韵·杨挺工笔山水画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研讨地点:山东省美术馆学术厅 研讨时间:2008年12月13日 学术主持:王建国
  刘宝纯(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我觉得,杨挺的作品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一点是很可贵的。一个画家能找到自我,很好,不和别人重复,没有别人的影子,这是很可贵的。

  杨挺作品跨度很大,我认为他从历史到现在、从古人到今人、东方西方的各个画种的优点他都吸收了。其中,西洋的色彩他吸收得最好。他胃口好得很,潜移默化地将很多东西变成了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另外他有重要的支撑点,他的支撑点就是书法和诗词、治印这几种东西有机地和画结合起来了。为什么他线条画得那么好?这与他的书法很有关系,特别和篆书很有关系。他的画应该是写出来的,是有功力的,而且功力很深。有了以书入画这个意识,他的线条就有了情绪,所以他的画很耐看。杨挺的作品是用心画的,现在有的是借用工具,他没有,他确实是用手画的、心画的,没有欺世之嫌,我觉得他是目前非常好的画家,他的作品也是非常好的画。所以,我相信杨挺把作品带到山东来,很可能对山东美术界是有启发的,这里要感谢杨挺,把这么好的艺术送到这里来,最后一句话是祝杨挺展览成功!

  王魁章(山东画院院长):

  通过一些美术大展和新闻媒体,早已经拜读过杨挺的工笔山水画。令人欣喜的是,今天有幸在家门口集中欣赏到他的100余幅山水画作品。这些作品取材别致而又贴近生活,构图饱满丰富、空灵、通透,作品线条富有弹性,并且劲健俊逸,其用色中西并举,今古相衬,在清丽明快中蕴含着浑厚苍润,既洋溢着时代气息,又充满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穿行在这些作品中间,如同走进江南诗意盎然的青山绿水、丝竹园林和幽深的传统民居之间,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杨挺的画展给我们送来了一股温润清新而又沁人肺腑的南国之风,使我们耳目一新,神往追慕。

  王建国(山东省美术馆副馆长):

  杨副院长这次到山东来办展览,这100多幅作品,主要是工笔山水和泼彩山水,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准是比较高的,杨副院长是山水画家,在福建也是很有名,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多次获奖,大家都看到了,在展厅正面的那幅大画就是他在全国十届美展中的获奖作品,有的纪念馆、美术馆要收藏他的这幅画,他都没舍得,留着搞展览用,所以,今天我们很有幸地看到了他这幅作品。

  张宏伟(山东省美术馆联络部主任):

  杨挺作品的构成,我认为他容纳了一些装饰和构成,然后用黑白灰的对比,而产生一种美,一种韵律,让人很舒心。杨挺的山水画是让人有心系山水的感觉,这是用心在作画的结果,非常值得学习,看了以后很受感染。

  王磐德(山东画院创作部主任):

  从隋代开始,一直到唐宋,工笔山水画达到非常高的高峰,但从唐宋以后,文人画兴起以后,工笔山水画出现越来越弱的趋势,写意山水画逐渐占了主流。当代中国画界的现状是画写意山水的非常多,而画工笔山水的特别少,在人物花鸟画领域,工笔和写意画家的比例相对均衡一些,但工笔山水画家在全国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像杨挺这样风格独特的工笔山水画家更是屈指可数,他在继承了传统中国画用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画的色彩和构成的因素,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面貌。他的画对当代工笔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山东画界通过看了杨先生举办的山东画展,受到很好启发,并且对今后山东的工笔山水画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刘罡(济南画院副院长):

  我前不久刚到过福建画院,感到非常高兴,他们画院的三位院长都是和山东有关系,也可以说是山东人吧。我们一去,就感到福建画院和山东、济南画院的关系很近,感到一种亲情,虽然他们三位院长没有一位说话有山东味,但他们都是南下干部的后代,从中能感到山东人在八闽这块土地上,他们继承了祖辈文化的底蕴,让人感觉非常亲切。这次杨副院长到山东济南,也是在他的第二故乡办画展,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很高兴,看到了福建的风光,看到了杨副院长笔下的福建山水,非常亲切,我首先有一个感觉,是非常开朗,非常明亮,非常有色彩感,色彩感非常强。南北方的比较,南方画的这种表现形式,表现出对色彩的敏感程度,北方画不如南方画在这方面丰富。画工笔山水画,非常辛苦,每张画画得这么精到,构图也好,线的表现力也好,颜色也好,感觉到都达到和控制到一定水平,也没有过的感觉,感觉真好。在灰调中,有一种闽风的感觉。看了杨副院长的展览,首先是感觉高兴,也激动,再一点是能看到这么多的工笔山水画,这是我参观画展第一次看到一个作者画这么多的山水,在此我也代表我们杜华院长向杨副院长表示祝贺。

  田林海(山东美术出版社编辑部主任):

  我和杨副院长是第二次见面,我以前看过杨挺的画,感觉非常好,今天一看,仍然感到很震撼,比我想象的、比那些印刷品感觉还是大不一样。具体怎么好?第一:杨挺的画有别于山东的山水,也有别于江浙一带的山水,有他自己的独特的风貌,给我感觉最深的是他的色彩,这色彩的运用我觉得非常到位,总体是灰调子,调子里面色彩的对比,大块、小块,色彩的对比非常到位,微妙变化的对比,运用得非常好,感觉很新,很清新,很亮丽,一种愉悦的视觉,这种山水画给我们观众传递一种信息。他这种勾线,虽然有些画还不完全是工笔,属小写意性质,但他分寸掌握的非常好。在“六法论”中,骨法用笔是最重要的一环,杨挺运用线条是很到位的,该流畅的地方很流畅,该屋漏痕,该涩的时候也很涩,该很稳的时候也很稳。杨挺的画所有的构图都非常饱满,也很讲究,我觉得这点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总体上讲,杨挺这次把这些作品带到山东来展出,给山东美术界带来一股很清洌的风,大家从中受到很多启发,特别是我,觉得很多地方很值得我学习的。

  董国柱(山东省美术馆专职画师):

  杨挺的工笔山水画我是很想看看的,因为现在国画这方面好像写意的比较多,工笔花鸟还是能看得多一些,工笔人物当然也有,而工笔山水现在少了。刚才我在展厅粗粗地浏览一遍,感到杨挺的工笔山水画很新颖,我觉得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地方特色,一看就很有南方的福建的山水的那种生活氛围,我感到这方面很新颖。进展厅之前,我想工笔山水可能还是传统的面貌,可一进展厅一看不是那么回事,是新的,是从生活中来的,感觉很有韵味,很好的。杨副院长这次展览给我们山东的山水画家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准备再抽空好好细细地看一遍,好好从中吸取一些营养。

  我们传统的山水画,唐宋时期工笔还是很多的。由二玄社印出来的那些宋代的工笔山水画很多,很精彩,可以说在中国的山水画中达到很高的地位。我觉得现在的山水画创作如果再能回归到工笔的这种创作的氛围,我一定能创作出很多新颖的、耐看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谢谢杨副院长给我们带来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杨在健(山东省文化厅工会工委主任)

  我是第一次看工笔山水画展的,感觉耳目一新,很多东西我感觉大有炉火纯青的境界。作者通过他的精湛的艺术功力把福建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另外我觉得作者的书法功底也很深,而且洋洋洒洒。他在作品中的题款与传统的题款也不大一样,类似花鸟画的那种,也可能作者借鉴了花鸟画的题款方式,随物造型,。另外在一些建筑屋的牌匾处,经常发挥他的这个特长,写得非常美,像建筑物的花纹,仔细一看,是非常美的牌匾,我觉得这应该是作者妙笔生花之处。

  徐康(山东省美术馆收藏部主任):

  很难得,杨副院长给我们带来一股东南的画风,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刚才我看了一些小扇面,从构图,穿插,色彩都很讲究,他很有生活。看来他经常写生,生活气息比较浓厚,功底比较扎实,线条非常好。所以以后我还会经常看看,多学习学习。

  车天德 (山东画院画师):

  我在家想象工笔山水画,颜色可能是大红大绿的,比较强烈的,但仔细一看,感觉非常淡雅,确实有点像永乐宫壁画的那种色彩,而且也有调子,看起来很清新,很耐看。每幅画都有耐看的细部,所以我挺喜欢这些画,我想还专门再来看一次。这次杨副院长带来这些画,画山水的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有些画我想再仔细地看一看。看来杨副院长的用线,是受他老师郑乃珖先生的影响,线条很挺拔,很有力,而且看起来细而不腻,因为画山水,弄不好,感觉就很腻,但这些作品看起来并不腻。

  孙文松(山东画院画师):

  这个展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杨副院长在他的作品里,他的画有自己的路子,有很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南方和北方水土不一样,人文传统不一样,所以他画的东西,他表现内心的东西,和北方不一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再一个杨副院长是用工笔表达山水画的语言,这在全国也是很少的;再看他用线表现,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正如前言里所说的“十年磨一剑”,是经过长期锤炼,在线条里,非常有内涵,有自己的个性,他不浮躁,而且深入到底,非常扎实,没有感觉一种笼统、一种空的感觉,都很扎扎实实,没有凑合,交代得都很明确。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用不同个性的线表达。再就是设色,我感觉他吸收了福建磨漆画的一些特点,特别他画的墙壁,我感觉非常非常好,让人过目不忘。

  杨挺画山水,对他的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热爱都融入到他的画里,他的画有强烈的时代感,有强烈的生活味道。我认为他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从生活中来,不是闭门造车的,而是他对生活的感受,对家乡的热爱,用他的语言反映出来,非常有地域特点,一看就是南方的,我觉得这点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我觉得山水画创作这条路很难,特别要画出家乡的特点,画出自己的个性,那是更难的。用线描来画山水,难度大多了,它不像写意那么洒脱,相当不容易。杨挺画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树的树干怎么画,叶子怎么画,都有自己的认识,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看不是浮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涵的东西,我看这点确实值得我学习的。

  张文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杨挺对自然、对生活有一种崇敬之情,处处都感到惊讶,处处都感到稀罕,他在作画时才有那么善始善终、那么认真、那么恭敬、那么专业。我在看展览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检查自己,感觉自己画得很粗糙,在很多意识方面,还不够精致,不够迂回。看杨副院长每个细节都很到位、耐看、透气、不死板,这在画画上是很难得的,画得很精致,不死板,气韵上又贯通,而又能上下左右都连贯,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自觉章法,能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在整个中国目前的山水画,乃至其他花鸟画等中国画方面,那么倾向于笔墨至上的今天,而且能强调中国线的这种精神的坚守是很不容易的。杨挺笔墨上也是有它理论依据和道理的,把线突出出来,体现线的美,让线作为一个主角,在画面上扮演一些形象,演绎一种画面,传递一种美感,传递一种韵律、节奏、味道,特别是一种味道,包括色彩上锤炼很到家,东西方色彩的融合,色彩应该说是很成熟,不浮躁,不焦虑,没有生的感觉,应该是一碗凉开水,而不是一碗生水,能够在艺术上投入到这种程度,我本人觉得很感动,很值得学习吧,里面有一些传递了不是我们日常中所常见的东西,有清新之气,有自己的特点,这一点来说就很了不起,做一个画家能做到这一步,不是人云亦云,不是随大流,能有自己的一些艺术见解,能从画面上相当程度体现出来,很不错的!很好!

  任敬彬(济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

  我看了杨老师的画展以后,有这么几点体会:我感觉杨老师的画第一个特点是非常绝,在全国的面貌也比较突出。咱们这个中国工笔山水画,唐朝的时候李思训父子就在色彩上,使工笔山水到达了传统第一个高峰。当时工笔山水画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到唐以后,工笔山水画逐渐在色彩这块比较少了,水墨画兴起。近二十年以来工笔山水画用颜色塑造形象,用线条塑造形象感觉就更少了些,所以我感觉到杨老师的画既继承唐代的传统,又加上了些现代感的东西,有装饰色彩的东西,构图上有现代感、设计感,所以说杨老师的画很绝。第二特点是比较高,格调高。文人情怀在这里就比较多一些,水平比较高,综合修养比较高,他画功细,而一点也没有刻板的感觉,用色非常丰富,而且高雅,感觉他功力深厚。第三个特点就是雅。画面是静,面对着这些画以后,给人感到很静,画面是静而远,用笔是劲挺,而且游刃有余的感觉,不是那种看到的线条感到不流畅和吃力的那种。整体感觉体现了传统文人的情怀,所以我感觉他的画非常高雅。第四个特点是韵味十足,气韵生动,气象高华,就像刚才有位老师说的感到妙笔生花的感觉,给人感觉他这个人情致非常深沉,达到了韵味十足,气韵生动,韵味隽远。第五个特点是淳。这个展览题目有这个字,我感觉到很淳厚、悠长,像老酒一样,像放多年老酒一样的感觉,虽然画面很新,但里面透出一种气息,有醉人醉心的感觉,仔细看以后有陶醉的感觉,可以想象作者在创作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非常投入的过程,也可能是如痴如醉。所以才能感动观者,作者与观者达到同醉的感觉,达到了艺术的一个很高的境界。

  陈健(济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我感觉杨挺作品融合得非常自然,他的篆刻作品中能感受到石开、林健的气息,而且你这书法线条,篆刻线条和你绘画线条融合得非常自然,浑然一体。这是一种感觉。第二感觉就是你的作品非常新,这个新是把版画的构图,包括装饰画,包括福建很流行的漆画的色彩,再运用中国画的材质来加以融合、表现,也是非常成功。我觉得有这两点的融合就形成了杨老师的作品既有文人气息又有时代感,这点是我感觉时下非常难得的。

  (根据专家发言顺序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18 淳庐雅韵·杨挺工笔山水画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2009-1-31 美术报000182009-01-31000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