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云:“笔墨当随时代。”就中国画而言,一个画家的艺术风格在其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中,多少会受当代或前代名家大师审美风尚的影响,在艺术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艺术气质和审美取向来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
军福在山水画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经历了顽强拼搏的人生经历的。他出生在农村,没有经历过专门的系统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学,靠实践,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进艺术殿堂。天赋、机遇加上勤奋可以说是军福走到今天的三大要素。1983年军福由于书画特长被发现后从北大荒海军农场调到海军后勤部司令部。在这里与我有缘相识随我学画,几年里给我的印象是为人纯厚、真诚、朴实,并且非常有灵气。他的悟性和艺术感觉非常的好,而最可贵的是非常勤奋。在海军大院一呆就是5年,后由于父母年迈而放弃了在北京的优越条件调回了家乡大连海军。一别多年,其间尽管不常见面,但在电话中也能知其近况。
尤其近几年,常在全国一些重要展览中如: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全国首届写意画展、中国美协会员一、二,三届中国画精品展等展览中都能见到他的作品。尤感欣慰的是从这些作品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军福的创作理念是牢牢地植根于中国山水画传统发展之中的,牢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将自然世界融于主体精神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军福近几年的创作,从大自然中吸吮养料,领略大自然的雄壮之美,以真山水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写山水真性,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我看军福的作品,突出的感觉是浑厚、苍茫,他非常懂得古人所说的“山水忌纤巧”的道理,线条沉着、流畅,颇具气韵。
黄公望云: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而黄宾虹则进一步阐释:“邪是用笔不正,甜是画无内在美,俗是意境平凡,格调不高,赖是泥古不化,专事摹仿。”以此为准绳,我们再回过头来观看军福的山水画,无论是点、线的用笔,还是块、面的布局,都能给人一种清净的水墨激悟,其笔性的铮铮骨气,将人带入了诗一般的意境之中。军福的山水世界追求包容广大,意境深遂。在创作实践中,他还是属性灵派画家一路,强调“心”对自然的感悟,其画风基于石涛、黄宾虹等名师风格基础上,但又不限于这类风格的框框,而着重自身的感受。在用笔、施墨、章法的处理上,他打破常规,使画面造成一种“无边界”的感觉,点、线的反复叠加,大大丰富了山水语言的表现性。而在语言形成的设置上又努力做到对传统山水画进行辩证地承接和适当的创意。注重强调个性。如其作品中的山石、云气、溪流的相互交接处,他将水墨的随意性幻化于线条、苔点的轨迹之中,强化了视觉效果,从而大大地张扬了个性。同时,军福牢牢承继了山水精神的诗意传统,并在实践中不倦探索、实践,始终以追寻山水精神为目的,塑造山水的美感意味,来满足追寻者的精神渴望和美的要求。由此看去,我们发现军福的山水画与同代人的山水画风格大相异趣,主要之点在于认真吸收、发挥了古典绘画中诗意生成的奥秘——重在忘其“象”的“意”的传达。军福的山水因此在意境的开掘上不断深入,并使其对纯抽象的诗性之“意”的理解跃升为对境界的展示。他的笔墨,出于性情与本色;他的形式,源于情感的流露;他的气息,朴拙与丰厚;他的境界,玄远而幽渺。这一切显然都是为他的诗意服务的。
军福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是对古典美感和诗意传统有着明显的承继性,也流露出明显的主动转换和新旧衔接的特点,使其作品在具备了逸、妙、味、趣、空、淡、清、远的深邃意境之外,又因其善于解悟神韵,长于化境,使作品愈益韵味隽永而自成一格。中国画品中历来讲“格调”,而艺术家本身及作品中的格调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真诚。而军福正是努力用自己的真诚去写大自然中山水的真性情,写得流畅!写得洒脱!从传统的角度选择适合自身的才、学、识、德、性去继承传统山水世界的精华,是画家进入更高层面的途径,而最终目的是要走自己的路。进入不惑之年的军福,作为一个性灵派画家,从对古到今精华的不断认识以及生活的积累,加之其平时注重文学修养的浸润,古典情怀的现代重构及书法精神,不断研究,深入理解。我坚信,军福在日后的艺术征途上会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朝着心中理想的大目标大步向前的!
衷心祝愿军福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李宝林,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一级画家,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