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美育
3  4  
PDF 版
· 速写,
开启美院大门的金钥匙
· 从“画手风波”
到“速写涟漪”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画手风波”
到“速写涟漪”

█吕莱昌
  速写,顾名思义就是快速写生,在西方艺术观念里“速写”并不独立存在,速写本身就是素描速写以及草图的统称,它属于素描的范畴。在艺术创作中,速写是最初步骤和准备阶段。在中国美院、中央美院等美术院校等知名美术院校的本科甚至研究生专业考试中,速写一直是一个基本要求。前几年只是在极个别的专业试题中出现,而像今年这样,将速写全面覆盖到几乎所有门类考试中的情况往年并不多见。

  近些年来,像中国美院、中央美院等重点美术院校是考生报考的热门院校,由于考生人数过多,动辄五六万人同时参加考试,院校自身组织考试的能力都已突破极限,为提高招生效率,简化考试科目成为一种必要和必须,素描和色彩成为固定的考试内容,速写考试与设计专业分门类考试逐渐消失。

  然而,考试科目相对单一在给美术院校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实际的漏洞和弊端。一方面,以往几年一直采用素描头像(石膏)加水粉的考试方式,形成一种成熟的应试模板和固定程式,使得多数考生往往不求甚解,一味临摹“背画”、“记画”。很多所谓的“速成考生”有惊无险地考入美院,降低了在校生的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单一的考试方法,也让不少真正喜爱美术有才华的考生,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专业考试的尺度伸展不开,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速写考试的增加,可以更为全面地考察考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对形象的记忆能力,更全面地衡量考生对整体造型的把握。而速写考试的时间较短,更有利于优秀考生发挥真实水平。

  针对今年不少美术院校增加速写考试这一情况,考生反映也不尽相同。一位在温州组织艺考培训的人士称,没有预料到今年会增加速写考试,此前也并未给学生开设速写训练。简章公布后,只能“恶补”,不少新“入行”的考生比较畏惧。而杭州某艺考培训机构的孙老师认为:“从2008年考试内容增加对‘手’的考察后,增考速写在去年已有明确暗示,考生需要掌握考试咨询,而指导老师也应当尽量洞悉美术院校命题的趋势。”不过,从业已结束的美术联考中我们还是发现,不少基础并不好的考生在应对考试内容时还是遇到了困难,“一张速写画上半小时,完全不能符合考试要求。”一位陪考的带队老师这样说。

  在笔者看来,今年增加速写考试就如同去年中国美院增加“画手”一样,虽然考试内容和难度有所增加,但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从全国大范围的艺考情况来看,山东等艺考大省今年实行省内联考,让不同水平的考生对自己既已掌握的专业程度有了相对明确的定位和选择,避免了盲目报考,精简了考生人群,提高了考生质量。

  回顾国内近十年的美术类专业不难发现,2000年之前,美术院校的考试科目较多,纯造型专业一般需要考察素描、色彩、速写、默写、创作等内容,设计专业一般都需要在素描色彩考试基础上,进行分门类的环艺、服装、工业造型、商标设计、装饰绘画等分类考试,并且各院校之间命题很不一致,例如有重点院校进行考场油画创作,或发给每位考生一张衬纸和完整的橘子,考生需要考虑光源、造型组合等诸多因素进行自我把握。这样的难度对于今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自2000年以后,中国美术类招生考试开始出现新的面貌。首先,大众观念和现实就业压力考虑下,之前“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或就业或升学的选择方式日益不被认同。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人唯一的目标。而美术院校特殊的考试方式,成为不少成绩不佳的学生考取大学的一条捷径,这一点又与高中普遍追求的“升学率”目标不谋而合。其次,各地区教育水平不同所导致的“分数差”与各地高等教育分布的矛盾,加之当时各地区对“艺考”接受程度不同等诸多因素,使个别地区和个别学校在个别时间内创造了“超高升学率”。这本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但是之后的事态表明这个“偶然”被无限放大成了“必然”。其结果是,在“超高升学率”的诱惑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加入到艺考行列。

  与此同时,在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动下,不少高校增设艺术专业,盲目扩充规模。一些大学的艺术类专业从无到有,还有的高校艺术专业连年“扩招”。因此,美术院校处于各自考虑,将素描头像(石膏)和水粉变为固定的命题稳定下来,几年不变。低门槛的报考机制,将大量水平不一的生源纳入其中,盲目的专业设置,使得大量学校客观上降低了教学水平和质量,整体艺术教育规模已经超出社会的需求,美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变得十分困难。

  2009年美术院校专业考试对速写的要求,势必将成为2009年中国艺考的一次新变革。从去年那段“画手风波”到今年的“速写涟漪”,我们从中到底看到了什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美育 00013 从“画手风波”
到“速写涟漪”
█吕莱昌 2009-2-14 48256DEA008181F54825755A005F018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