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40版:赏析
3  
PDF 版
· 石柱悲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石柱悲史
■王 川
  一个民族要想将它的历史流传万世、昭示后人,会有多种方法:古巴比伦人在泥板泥砖上刻画史书;古埃及人在金字塔和方尖碑上镌刻文字;波斯的大流士在山崖上勒石纪功;古希腊人在陶瓶上写史;希伯莱人在羊皮纸上写史;爱斯基摩人在鲸骨上刻史;澳大利亚的土著则在树皮上画史;中国人更特别,或是契于甲骨;或是铭于钟鼎,或是镌于碑石。但无论是何种方法,都是要想让历史长存久远。

  对于罗马尼亚人来说,他们历史的纪录方法则有些特别:他们民族的历史是刻在一根非常有名的石柱上,但这根石柱不是由他们自己而是被另一个民族所镌刻的,这根石柱上的他们是以被征服者的形象来出现的。

  这根石柱就是在世界美术史上非常有名的图拉真柱。

  图拉真柱是罗马帝国时期的一件非常重要的遗物,它作为图拉真皇帝的一根纪功柱而存在了近二千年,至今仍屹立在罗马城的图拉真广场上。这一根非凡的石柱总高38.7米,分柱基、柱身和柱顶三部分,仅柱身就高29.77米,最大直径达3米。这根等于九层楼房高的巨柱通体用大理石雕刻而成,内里结构中空,基座的内部设计成灵堂。高大的柱身内部设置有螺旋形的阶梯,供人拾级攀缘而上至柱顶。柱顶则设计成一座带圆形阳台的小阁楼,在阁楼的顶端站立着图拉真的雕像——不过,到了十六世纪,教皇用圣彼得的雕像取代了图拉真。这根柱子的非凡之处并不仅仅在它那巨大的尺度,而是在柱体外部刻饰的浮雕。这些浮雕并非如一般柱身上那样是垂直平行排列,而是以一条高约1.25米的浮雕带的形式盘旋緾绕而上,共绕了23圈,浮雕带展开后的总长度竟达200米!这条浮雕带饰的设计非常富有新意,它如同一根布满了花饰的绶带緾绕在一根圆筒柱上,呈螺旋形上升,层层跃进,画面连续,似无止境,却又富于动感,宛然如一幅斜着卷绕的长卷画。但最为宏观的还是在浮雕带上刻画的那些人物,其数量竟有2500个之多!这些人物按不同的场景组合区分:或是集队,或是献祭,或是渡河,或是筑营,或是攻城,或是战斗,可以确认的场景就有155个以上。这许多场景的主题只有一个:图拉真征服达契亚(Dacians)人。

  图拉真(Trajanic)是罗马帝国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是第一个非意大利本土出生却登上了罗马皇座的人。图拉真集聪明睿智、政治远见和军事才智于一身,是罗马帝国著名的五个“好皇帝”之一,曾获得“最好的元首”称号。他当政的时期是罗马帝国鼎盛的黄金时代,在军政方面皆有所建树,受到了朝野的欢迎。

  但是,一如世界历史上的很多皇帝一样,图拉真也是一位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君王。他虽然是罗马帝国万人拥戴的好皇帝,然而对于达契亚人来说却是个灾星。他积极推行武力扩张的政策,不断派兵东征西伐,在他统治时期内,罗马帝国的版图曾扩张至最大。在经过两次激烈的远征之后,帝国北部多年来最难以征服的达契亚王国也落入他的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北至喀尔巴阡、南达撒哈拉,东到波斯湾、西抵不列颠的庞大帝国,这是当时一个国家所可能达到的极限,图拉真的武功已登峰造极。

  达契亚人是罗马尼亚人的远祖,他们在2400年前就在多瑙河流域建立了达契亚王国,疆域非常辽阔,有现在的罗马尼亚三倍大。达契亚疆域内富含森林、牲畜和矿藏,特别是盛产黄金白银,物产非常丰富,这一切都令罗马人垂涎三尺。但达契亚人十分强悍,骁勇善战,他们扼守着罗马的东北要道,凭仗着喀尔巴阡山和多瑙河两大天险的优越地势,据地自立,甚至频频向罗马帝国出击,骚扰掠边,逼迫得罗马帝国也向他们输币求和。对于野心勃勃地急于扩张版图的罗马帝国来说,它的西面阻隔着大西洋,南部横亘着撒哈拉,北方则是严酷寒冷的蛮族之地。生长于温暖的地中海岸的罗马人一向不愿离开盛产橄榄和葡萄之地,他们不习惯像游牧民族那样用牛油来烹煮食物,因此他们把贪婪的目光转向了东北,转向了多瑙河流域的达契亚。图拉真登基后,凭借着罗马帝国强大的实力,于公元101年亲率15万大军,发动了对达契亚的战争,却是遭到了达契亚人以山地游击战形式展开的顽强抵抗,伤师折旅,无功而返。最后图拉真在公元104年再度亲率大军远征,强渡多瑙河,突入喀尔巴阡山,经过几场殊死的血战,这才将达契亚人击败,于次年一举攻陷他们的都城萨尔米泽杰图萨城堡。达契亚灭亡后,故国土地被图拉真置为一个行省而纳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拱卫着罗马的东北境。多年以后,东、西罗马分裂,达契亚归属于东罗马拜占廷帝国。

  达契亚的顽强存在,是图拉真长期骨鲠于喉的一个心病,既然东北边境已被平复,他得到了垂涎已久的富膏之地,取得了可以长驱直入东欧和亚细亚的孔道。图拉真非常重视这次对达契亚人的非凡胜利,因为此战不仅为他从达契亚带回了180吨黄金和165000吨白银,而且还延伸了罗马帝国的北界,从那时以后的几百年里,多瑙河一直是罗马人的最北部边境。他于公元113年下令在罗马建立图拉真广场以庆祝凯旋,在广场的中心竖立起了这根石柱以纪功,将他征服达契亚的伟业镌刻在石柱上,让后代永世铭记。图拉真去世之后被罗马人封为神明,哈德良皇帝在广场上为他奉献了一座图拉真神殿来祭拜。罗马元老院也决定将图拉真夫妇的骨灰埋在柱下的基座里,使它具有了灵堂和坟墓的功能,供后人瞻仰。在经过了近2000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图拉真广场上原有的建筑遗迹均已倾圯无存,唯有这根非凡的石柱仍在昂首向天。

  以一根独立的石柱来作为统治者功勋的纪念物,这一做法远在古埃及时代就开始了,埃及的神庙里经常可见的那种方尖碑便是一种纪功柱。这一独立高耸的形式或许更契合帝王傲然于世、君临天下的心态,稍后在希腊化的时代里也出现了以石柱来作纪功碑的范例。但是在此以前的种种石柱无一都没有图拉真柱的体量高大,其艺术处理也不如图拉真柱那样成功。图拉真让优秀的叙利亚建筑师阿波罗多洛斯来设计了这根非凡的石柱,但柱体上的浮雕带却绝非一人能为,它肯定是罗马若干雕刻家们集体创作的成果,而且也非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图拉真柱上浮雕带盘旋而上的方式甚至已成为一种经典而给后世以若干的启示,就在那以后,有就很多石柱上的浮雕也仿效了那种层层缠绕的方式,但无一取得图拉真柱那样的成功。与平行相叠的图案排列方式相比,图拉真的斜带方式展开的面积更大,它具有一种层层跃升式的动感,在视觉上好似无穷无尽,从而在人的心底留下一种崇拜的驿动,它标志着古典浮雕的最高水平。

  罗马尼亚人把这根具有特别意义的石柱复制下来,竖立在布加勒斯特的国家历史博物馆里,它具有着另一番意义:对于达契亚的后代罗马尼亚人来说,这根石柱既是他们被征服的耻辱柱,也是他们以弱抗强的不屈形象写照。2000年过后,当历史上的硝烟已经弥散,横亘在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也随之消弭,此战之后,达契亚人便渐而融入了罗马人的种族之中。作为一根刻画历史的典型石柱,图拉真柱的意义是永存的,它是罗马雕刻艺术的里程碑,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幅立体的战史画卷,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特征、留存历史服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它,我们既可以看到古代罗马人的形象,也可以看到古代达契亚人的雄姿。图拉真柱被称之为是“罗马尼亚人的出生证”,它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也是罗马尼亚人的一段悲史。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赏析 00040 石柱悲史 ■王 川 2009-2-21 美术报000402009-02-21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