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一股流窜作案的盗墓贼盯上了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多处珍贵古墓。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包括望城县风篷岭二号墓在内的3座古墓相继惨遭盗掘。
疯狂的盗墓行为,阴森黑暗的盗洞以及盗墓现场残破的文物,引起长沙市文物、公安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截至目前,已拘捕犯罪嫌疑人13名,并缴获一批涉案珍贵文物。
被盗墓葬级别超过马王堆西汉大墓
2006年发掘的望城县风篷岭一号墓,由于墓主身份极高,可能为西汉刘姓长沙王的一位王后,以及出土了如金缕玉衣残片等稀有珍贵的文物而备受关注。然而,记者获悉,距离一号墓不远处的风篷岭二号墓新近被盗。
2月16日下午,记者冒着淅沥春雨,穿过泥泞的山间小道来到古墓被盗现场,发现盗洞位于接近山顶的山脊位置,现已被塑料彩条布覆盖,彩条布上还压了树枝、竹条等物。记者掀开彩条布一角,依稀可见阴森黑暗的盗洞。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局了解到,2008年12月29日,望城县文物局接到报案称,风篷岭二号墓被盗。盗洞直径约1米,深约11米,已达椁室,盗洞下部已部分坍塌。盗洞周围散落有墓室顶板、棺椁残碎木块及盗墓者遗留的衣物、易拉罐等涉案证物。经长沙市文物局现场勘查,二号墓为西汉长沙国王或王室成员墓,级别超过马王堆西汉大墓的“侯”级,盗墓者已进入主墓室。
除了望城县风篷岭二号墓被盗案外,长沙市近期还发生了岳麓区天马山古墓群被盗案、宁乡县大成桥镇战国中晚期贵族“七星伴月”古墓群被盗案等系列盗墓案件。
盗墓贼形成相对固定的文物犯罪网络
长沙市近期一连串的古代墓葬被盗案件引起人们的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健全,湖南长沙未发生古墓葬大规模被盗掘现象,为何最近如此猖獗?
“通过对长沙市发生的3起案件进行分析,这应是团伙作案,手段极为狡猾、专业,组织十分严密。”湖南省文物局负责人说,从盗掘的规模、开挖取土量和技术难度上看,望城县风篷岭二号墓、岳麓区天马山古墓葬和宁乡“七星伴月”古墓群被盗案应为数人作案。根据目前案件的进展,犯罪团伙盗挖古墓时,成员各有分工,有专门负责“投资”的、作业的、销赃的、技术的,职责非常明确,并形成了盗窃、运输、倒卖、走私、出境“一条龙”,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物犯罪网络。
据长沙警方介绍,本案除涉及长沙市近期发生的系列古墓被盗外,另涉及江西、山东及西北某省古墓被盗。作案手段也十分专业,长沙市的3座被盗古墓葬的盗洞非常工整,大小、深浅、位置都恰到好处,使用昂贵的进口探测设备。部分盗洞系采用“洛阳铲洞加炸药”膨胀爆破形成,表明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娴熟,受过专业训练,或曾犯有前科。
引发建立“文物公安”机制思考
记者了解到,针对长沙市范围内短期频发文物盗掘案的趋势,长沙市文物局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专业力量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应急技术处理,将文物保护损失降低至最小限度,并敦促相关市、区、县文物部门报请当地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侦查。
“保护好野外文物,当地人民政府责无旁贷。就保护措施而言,加强防范是第一位的,还要努力探索文物保护的新途径。”湖南省文物局综合处干部何春平说,随着文物普查的不断推进,湖南省以长沙市为例,其范围内的古遗址、古墓葬不断被发现,现已达863处,,数量庞大且分布零散,如何对这些处在野外的普查中发现和原来已发现的文物进行有效的日常管理和保护,是湖南省也是全国面临的一大工作难题。
湖南省文物局负责人认为,文物保护要“以打助防、打防结合”,加强协作,建立文物、公安联合办案机制。文物保护虽由市、区县(市)文化文物部门主导,但由于人力、经费等方面的因素,文化文物部门根本不可能对点多面广的文物逐一实施具体的保护和管理。当文物遭受破坏后,更需要从国家的层面,借鉴“森林公安”的模式探索建立“文物公安”机制,明确执法主体的身份,以加强文物执法办案职责和力度,确保文物安全。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