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5版:评论
3  4  
PDF 版
· 刍议“大师焦虑症”
· 文化断裂之后还会有文化
· 消逝的手书无法挽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刍议“大师焦虑症”
■陈远鸣
  在当今缺乏大师的年代,不时弥漫着一种“大师焦虑症”。比如文学界,自巴金老人仙逝后,一种“呼唤大师”的焦虑情结时常充斥于媒体。再如书法界,启功先生不在了,“大师”的讨论成了书坛的焦点话题。于是,当代有没有大师,能不能出现大师,便成了媒体、专家和评论家所操心的事。大师级人物不在了,但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的主席不能空缺。于是,当年尚不满50岁的女作家铁凝和新时期书法活动代表人物张海,分别成了两个协会的“头”。人们在有些失落的同时(之所以失落,便是缘于一种“大师情结”作怪),逐渐适应了没有“大师当家”的客观现实,并逐渐感觉到这样也挺好。而有百年历史的民间艺术团体——西泠印社,就是因为“大师”情结,在去年的第12次社员大会上,依然没有选出社长。想一想,西泠印社迄今为止的6位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哪一位不是“重量级”人物。以这样的标准递选社长,自然是只能空缺了。

  近来这种对“文化大师的渴求”,还体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人才争夺中。杭州近年来创造优厚的物质条件,吸引文化高级人才落户杭城,最近从四川“抢回”了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加,让川人在网上一片哗然。上海近期也因“亚洲第一男中音”廖永昌申领香港居民身份而引发争议,因为随着巴金、王元化、谢晋等人的相继离去,能接棒的文化领军人物愈发稀缺。城市之间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而关注并聚集文化高层人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地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但同时,这种“大师焦虑症”的背后也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急功近利。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地位,的确和文化大师有一定的关系,但一个城市的文化实力提升,并不是制造一两个文化大师就能解决。是文化催生了大师,而不是大师创造了文化。

  平日里喜欢看看电影,武打片是喜爱的一种(男孩从小都会有武侠梦)。一代“功夫王子”李连杰,自《少林寺》后,赴香港发展,因电影黄飞鸿系列再度红火。其一系列武打电影(包括《太极张三丰》等),因中西文化的冲突而富有娱乐喜剧因素,但一旦展示拳脚功夫,李连杰一招一式俨然武林宗师,毫不含糊,令人感到一种对武学精神的敬畏之情。而“功夫之王”成龙,从跑龙套起家而成为一代“武打明星”,其一贯的电影始终是幽默的喜剧色彩。并把搞笑、幽默的动作设计到武术对打中,赢得了极好的市场效果。其机巧百出的幽默打斗,并不见得亵渎了武学精神。更有以无厘头搞笑方式见长的周星驰,以自己的风格加上电脑特效,拍出很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的《功夫》,一样令人刮目。由此想到,西泠印社的“社何敢长”(吴昌硕题西泠印社联句语)让人看到了一种精神的坚守,一种对大师、对高层文化品位情操敬畏的严谨态度。而作协主席的新生换代则体现了一种务实与尊重实际(躺在病床上的巴金老人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象征作用)。由此看来,百年西泠如果还将“社长缺位”,抑或是务实地采取“新人当家”,均是正常和可以令人接受的。

  当代大师人物的缺位,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一种特别状态所致。比如文学,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的出版机制的建立,大量文学作品得以出版,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有了发表作品的可能性。进入新世纪,随着大众媒介,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写作成为大众化活动。今天的文学大门几乎向所有人开放,作家不再是什么神秘的精英群体,笼罩在作家头上的神秘光环消失了。在少数作家“倒下”的同时,成千上万的“写手”站了起来。我身边的写作朋友出书成“家常事”,写博(客)风行,朋友戏称:“现在写小说的比看小说的多。”书法大众化的情况与文学有些相似,二十多年前,不但中国书协会员、国展参展者是书法精英人物,能在上海《书法》杂志发表作品,在社会上都会有很高知名度。但在现今书法展览风行的年代,人们对国展获奖都有些淡漠了。正是这种去“精英化”的时代特征,让我们看到高雅的文学艺术犹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于是,一种和时代合拍的“快餐式”文化消费方式大肆盛行。

  随着当下文化消费的多样化,无论文学还是书法,已经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初那样万众瞩目,文学作品少了那种动人心魄的力量,书法家称号也缺少了那种迷人的光环。但在喧嚣浮躁的大众写作和书法展览时代背后,文学、书法依然在悄然前行,有一定分量和思想性又有时代特征的写作依然层出不穷,书法技法的继承和理念的深化依旧在提升。可以相信,在今天的文化土壤中,依然会诞生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代表人物,这样的人物,更容易在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影视等方面产生。2008年底,《人民日报》与人民网联合发起的“2008中国文化人物”评选活动,张艺谋、张继钢(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总导演、副总导演)和陈凯歌(因导演京剧名宿题材电影《梅兰芳》)赫然入选,占据3席(共8人)。一篇原本不为人注意的小说《色戒》,因李安改编为电影而引起轰动,铺天盖地的争议和评论前所未有。因电影《梅兰芳》的热映,许多青年人乃至少年开始关注国粹京剧艺术。不但京剧借助电影形式得到了最好的宣传和弘扬,70多岁的梅葆玖先生也因电影《梅兰芳》的热映,频频走进人们的视野,为普及京剧艺术答疑解惑,也因此当选为“2008中国文化人物”。可见电影等综合性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潮流中的作用和影响。至于文学或书法有没有大师级人物,能不能产生大师级人物,则还是留待历史来告诉后人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 00035 刍议“大师焦虑症” ■陈远鸣 2009-2-28 48256DEA008181F54825756900082B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