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 我创造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开始征稿今年金秋亮相
(上接第1版)实际上,每一届全国美展的参与者,不仅仅是人们所看到的那些入选与获奖的艺术家。因为在最终展出之前,通过省一级美术家协会的展览和评选,涉及到的艺术家、美术人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他们遍布各地,或是各级美术机构的专业画家,或是艺术学院的教师与学子们,或是职业艺术家,以及那些为展览宣传、组织、出版、展示等等各个领域的美术人……参与,成为每一届全国美展的首要原则,也是实现美术发展、美术繁荣的基础。“我参与”不仅表明艺术家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也说出了中国美术家展现时代、融入时代的渴望。
我创造——创新表现的渴望
“相比较于以前,现在的美术活动太丰富了,举办个展、群展的机会也相对多了,对画家来说,这当然是好事情,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但也存在问题,就是疲于应付,”画家李雷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画家,尤其是市场开拓得不错的‘名家’们,难得有契机沉潜下来,花费较大的时间去构思力度大一些的作品,真正能反映这个时代的、有想法、表现又好的东西。全国美展的一个好处就是,作品要求高,不仅仅要求艺术家对于绘画本身的把握,艺术思路和想法也是重要的,一个认真投入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愉快的,如果自己的成果能被认可,那当然就更好了。”
近几届以来,全国美展的入选作品往往更强调“创意”和关注当下社会生活。这一指导思想,使得全国美展成为引导美术人深入生活实际、走向创新的重要舞台。
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今年早早地悄悄开始了准备。“全国美展有他的长处,比如重视基本功,重视面向当下生活,这其实与年轻艺术家关注的完全一致,并且,我认为相对于前辈,我们对于当代生活城市化、全球化等敏锐的问题有更深的体会,所以更容易突出地表现一些东西”。
实际上,进行着创新实践的不仅仅是艺术家们,展览从上到下的各级组织主办者,参与评选、评论的人们,以及展馆展示与宣传报道等等与之相关的许多方面,都在谋求着新的变化。一次全国美展举办的过程,为了传艺播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是全国美术界大动员,向世人展示“美术”存在价值、艺术魅力与感染力的过程。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的最高需要,即实现个人抱负,施展才能,回馈社会。在个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的情感。此时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全国美展,就为这种回馈提供了机会。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文明程度在提高,艺术市场兴起,人们对艺术的需求旺盛,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也被前所未有的激发,艺术活动空前活跃。今年下半年,“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全国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作为中国美术人积蓄数年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令人拭目以待。可以想象,这场艺术盛宴,必将使2009中国美术,成为中国美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