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开始使用藏书票至今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椐资料介绍,很多国外的博物馆其藏书票的藏量均以数十万件计算,如伦敦大英博物馆,比利时圣尼古拉斯博物馆就是如此。国内近年新建了两座国际藏书票的展馆,一座在大连,一座在塘沽,但那里国外藏书票的藏品每个馆最多也就几千件,这已经是藏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力奋斗和拼搏的结果,由此可见藏书票天下之大。
这么大的藏书票天下,怎么着手来收藏?我认为最方便的方法是从当代开始,从能看得到、收集得到的地方开始。现在互联网有些网站有介绍和出售藏书票的,有些会仔细介绍画家的历史和简况,展出画家的作品,你有喜欢的可以从它那里获取。近年来,有不少外国藏书票艺术家自设网站,直接介绍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公布自己的联络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购买或交换的条件。
现代画家的藏书票新作,在刚问世时是最便宜的,以国外铜版藏书票为例,当收藏家在成批订制时每张价格一般在10~15欧元不等,而当时出售的价格大体也在这个范围内。据国外的收藏家说,大约七八年最多十年就会涨一倍,以后还会继续增涨,特别当创作者去世之后,又会涨一次,最后一张精美藏书票的价格会根据作者知名度,票主知名度和藏书票的存世量的多少处在一个相当高的价位上。而一般木版藏书票的价格大约是铜版藏书票的一半,丝网版和电脑版藏书票的价格一般只有木版藏书票的一半,但它们同样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值。
国外藏书票主要是以宗教、历史、神话、文学名著等为主题,如圣经里的“亚当与夏娃”,希腊神话里的“丽达与天鹅”,文学名著里的“唐吉柯德” 等,不少画家都会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描绘。因此,也有人就以某一主题来收藏各种画家同一题材的藏书票,这种收藏叫专题收藏。由于我们对西方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艺术等还不够熟悉,我们收集到的藏书票,往往还要进行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特别对于他们的老书票。其实考证和研究一张老的藏书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收集到一张八十八年之前上世纪的西班牙藏书票《远方来信》,它描写一位在花园中看书的少女,刚读过远方的来信,正陶醉在相思中的情景,画面非常简洁动人。当时,收藏家乔塞普·圣古萨同时给了我一份介绍作者的材料,我知道了作者是一名著名的插图画家,我感到他的藏书票做得很抒情,我就撰文把这张藏书票和作者介绍给大家,让大家一同来欣赏这枚藏书票,这也就是收藏的乐趣。杭州的黄务昌先生通过网络收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军人的藏书票,苏联时期赫鲁晓夫的藏书票,二十世纪初美国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藏书票,他考证后都一一作了介绍,他也觉得非常有乐趣。
假如你对收藏国外的藏书票兴趣比较大,想多收集些的话,那我建议可以先通过自己省里的版画家、书票艺术家或收藏家的介绍参加到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在这里会得到最新的各地藏书票活动的信息,并可参加到每两年一次的国际藏书票联盟大会中来。去年10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召开了第32届国际藏书票联盟大会,而且有4天时间可以给你仔细寻觅外国的藏书票,那是一个最容易收集到外国藏书票的地方。参加前除了准备一些钱来购买你心爱的藏书票之外,最好在参会之前先请国内的版画家多做几种精美的专用藏书票,因为会场上大多是相互交换的。品种多,质量好,就更容易交换到自己所喜欢的制作精良的藏书票。
按国际惯例藏书票的交换是一张换一张,一般在相当水平,相同技法下是这样。但是若拿了一张很低劣的藏书票,也可能谁都不愿意交换,只有掏钱买了。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奥地利的收藏家,他的一张铜版藏书票一定要我用两张木版的藏书票来换,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做这几张藏书票的画家,光刻一张藏书票的工作时间就达200个小时,还不算印的时间。的确这张藏书票的精致程度非同一般,做交换也是值得的。
就算国际交换会议的时间再延长,交换范围也是有限的,好在现在电讯发达,我发现自2006年瑞士第31届国际藏书票联盟大会后,大多数国外的书票艺术家和收藏家都有了电子邮箱,这就为日常交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曾通过电子邮箱与奥地利的收藏家联系交换到他的全套藏书票一百多枚,这些藏书票是他十余年来经过仔细选择,请欧洲最优秀的藏书票艺术家制作的精美铜版藏书票。因此,我认为会后的交换,定做,也是一条重要的收藏之路。
有一个美术学院退休多年的老教授,给我来过一封信,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他主要想了解外国人究竟喜欢中国什么样的藏书票。我告诉他道理很简单,真正好的,大家喜欢的他们都喜欢。美术上的交流,其实是最直接的交流,就是语言不通双方也能作出决择。我发现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藏书票,不管是油印、水印、木版、石版、丝网版,还是电脑版,只要做得精致,他们都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