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视点
3  4  
PDF 版
· 陆俨少百年展巡展至广州
· 别用“艺术”侮辱熊猫
· 沈尧伊大型长征连环画原作展
· 书间精灵·陆放藏书票作品展
· 田源小品作品展在杭开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4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别用“艺术”侮辱熊猫
□本报记者 王婷
  前不久在法国巴黎东京宫举行的一场“熊猫社会时装秀”,居然用国宝熊猫作为服饰元素来诠释二奶、腐败官员、三陪小姐等负面形象,打的却是“熊猫文化”、“中外艺术交流”的旗号。

  目瞪口呆!

  这场时装秀的幕后主创是一位中国的“行为艺术家”,由于这位“先锋”人物从1999年起就一直以熊猫作为他全部的艺术表现元素,所以素有“熊猫人”之称。

  记得去年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时,这位“熊猫人”的“艺术”行为和言论就频频亮相媒体报端,给“绿眼睛”的功夫熊猫扣上了一顶辱华的罪名,并煞有介事地叫嚷要在中国抵制该片的放映。

  这事儿过去还没有一年,他又扯起“艺术”的大旗,在中法关系陷入低谷的时段,大张旗鼓在法国用熊猫形象来表现中国社会的阴暗面。从当初装腔作势地捍卫熊猫,到如今堂而皇之地侮辱熊猫,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熊猫人”的熊猫情结到底纯色几许?

  熊猫作为国宝,一直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一说起这种珍稀动物,人们就会马上联想到中国。不管是什么艺术实验和先锋尝试,都不应该把熊猫与社会丑恶现象融合在一起。让人见人爱的国宝熊猫,来塑造二奶、腐败官员、三陪小姐等让人生厌的形象。这种所谓的“艺术”玷污的是熊猫的美好形象,伤害的是国人的感情和艺术的名声。

  不仅如此,这种“行为艺术”与某些当代“艺术”丑化中国人形象(详见《美术报》2008年3月29日一版《不要丑化中国人的脸!》)有一脉相承之处。以自曝家丑为荣,以强化阴暗面为傲,用揭露伤疤来吸引眼球,用揭丑中国来迎合某些外国人的审美……宗旨并非为“艺术”,而是为了背后的商业目的,为了自我炒作后的名声。

  事后,这位“行为艺术家”在面对铺天盖地的声讨时,拿出了“自己的艺术是以现实为出发点”来做“挡箭牌”。

  社会有阴暗面,这是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的事实。而把社会的某些阴暗面放大进行“艺术”讥讽,“对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专门挑出几只栖身其间的寄生虫,以此来标榜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深刻观察”,这不是真正“以现实为出发点”的“艺术”!

  别用“艺术”来侮辱熊猫!别用“艺术”来商业炒作!别用“艺术”来“矮化”中国!别用“艺术”来伤害国人的感情!……

  在这个饱受争议的“熊猫社会时装秀”事件中,“伪艺术”又一次让不明真相的人们误读了艺术。本该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而诞生的艺术,却被信手拈来像“遮羞布”一样做了某些恶俗事件的“借口”。

  为艺术正名,请多给艺术一些中国气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5 别用“艺术”侮辱熊猫 □本报记者 王婷 2009-4-18 48256DEA008181F548257599002DB95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