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写生教学多年来是一种被教师们相对忽视的“小菜”,而并非主流性的教学内容。可正好相反的是,我们的孩子却在无边的“想象”、无尽的“创造”过程中,逐渐失去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多年来,我们尝试从小学的低年级就开始实施写生教学。实践证明,写生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
一、低年级开展写生教学的意义。
1、学会深入观察。
通过写生教学,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的观察更加深入,让孩子们在表面和直观观察的基础上,观察的范围更大,更有深度。比如当让学生去校园里找那棵圆圆的树的时候,他们回来告诉我:学校里没有一棵树是那个样子的,只有被剪过的树才会那样。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他们知道了树的造型千差万别。
2、学会改变角度观察。
一说到画汽车,低年级的孩子画的角度基本是侧面的,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头朝左边。这种习惯性的记忆型思维,是孩子在表现作品时很大的障碍。
3、学会比较观察。
区分和比较观察是一种重要的观察能力。从小让孩子们学会用独特的眼光去比较和分析,从而区分事物不同的造型、色彩、质地肌理等特点,使他们观察事物更加准确和敏锐。在低年级的写生教学中,通过让孩子观察和表现对象的高低、大小、前后、轻重等特点,让他们逐步学会主动地观察,比较地观察,使观察更有效,更深入,更具有剖析性。
4、学会“有意义观察”。
对孩子来说,似乎很多观察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他们在看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或者抓不住事物的本质。通过写生观察,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还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与范围,使他们能综合地思考问题,从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二、低年级写生教学的几个常用方法
1、写生方式。从写生的方式来看,可以运用以实物写生为主,加上适量的图片写生和写生添画的方法。
“图片写生”,事实上是面对照片进行绘画的一种“准写生”方式。由于条件限制而不能实地或实物写生,运用多媒体或大图片进行“图片写生”是实物写生的一种很好补充。图片写生的方法还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展示大量不同的对象,并能对写生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表达写生对象。
图片写生也有缺点,由于只有一个角度,很多学生画出来的效果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有的时候甚至感觉像在临摹作品,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而不能经常采用。
写生添画相当于一种介于写生和创作之间的方法,在低年级的写生课不仅是允许的,有时候甚至是应该提倡的。
2、写生内容。从写生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安排人物写生、植物写生、风景(包括场景)写生、建筑物写生、静物写生、动物写生等。
写生内容广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安排静态(或者偶有动静结合)的内容进行写生,而且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合适的条件进行。比如,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校园的盆栽鲜花就是很好的写生对象。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比较难画的写生内容放在后面,比较简单的写生内容放在前面。
3、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可以把写生分为短时写生、较长时间的写生等。
低年级的写生练习一般安排一节课时间。有的还可以更短,比如对动态人物的写生,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抓住整体来进行写生,可以安排五分钟左右一次人物写生,这样的练习可以“逼”着他们抓住完整的整体而不是拘泥于细节的描绘上。
根据需要,我们还可以安排同一地点几次相同的写生,比如对某一风景的不同时间的写生练习,同一件作品分成几次进一步修改和添加的练习,这对孩子们的写生练习也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4、从表达方式上看,我们还可以安排“观察写生”,“默写”、“想象写生”等。
“默写”是根据写生内容的需要,安排先观察,再拿走部分或全部写生内容进行“默写”的一种写生方法,对孩子们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养成有较多的好处。
“想象写生”实际上是一种写生添画或再创作的方法。比如在画《校园里的石头》一课时,我们先进行石头造型的写生,然后仔细地观察石头的颜色,再在石头上进行添画,把一块块看起来单一色彩的石头画成五彩石。
三、低年级写生教学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
1、让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美,体验美的存在。
在观察与写生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发现那些原来并不觉得特别好看的东西,这可以使孩子们进一步认识那些熟视无睹,耳熟能详的事物,使它们变得更有意义。
在上《树》这一课时,我捡了一些树枝,在大屏幕上放大后和让孩子们仔细地观察,通过绘画演示发现,树枝和树干的连接是一个非常美的曲线造型,而不是简单地连接在一起。他们把树干和树枝的关系比作人的身体与手臂之间的关系,从而体验到这是一种非常美的生长结构。
2、让孩子们在观察中表现美的造型,感受造型的美感。
写生能帮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也能帮助他们在观察中用自己的双手表现感受到的美,从而感受到造型的美感。
比如上面说的树的观察,当孩子们发现了树枝和树干的关系结构后,他们会去仔细地观察每一棵树,而且尽力地把这种观察的结果表现在画纸上。他们惊喜地发现,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树,这些树不仅结构上有区别,而且它们不同的造型是那样的漂亮,有的是一根树干长一大团树枝和树叶,有的是很多树干长很多枝和叶,还有的树干“扭来扭去很好玩”,这些观察的结果被夸张或写实地表现在他们的画纸上,生动地展示着每一个孩子的观察结果和对观察结果的表现。
3、在观察和表现中赋予丰富的想象,让作品成为想象的载体。
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在自己的画中赋予丰富的含义,只要稍加引导,他们的作品将充满童话与梦想。
在画完了《我的鞋》之后,孩子们设计了一只只既可爱又充满幻想的特殊的鞋:会飞的鞋,会扫地的鞋,会唱歌的鞋,会相互帮助的兄弟鞋……他们能面对自己的鞋说出一大堆话来。
4、在写生表现中投入积极的情感。
罗恩菲德说到学科和儿童发展的关系,是这样表述的:“我所谈论的既非艺术亦非数学,而是儿童。”儿童的情感对于艺术教学最为珍贵。在写生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会根据写生作品进行丰富的联想,更会赋予写生对象丰富的情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我喜欢这棵树,因为这棵树虽然小,但它站得很直。”“这棵小树很可爱,虽然它长得小,可比我高多了,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像它那样高?”“树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笔直的,可小树不小心长歪了,怎么办呢?”
创造是从情感的投入开始的。
四、低年级写生教学中两个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1、不仅仅为作品而写生。
写生作品仅仅是孩子完成作品的一部分,他们在写生的过程中,观察、表达、交流已经成为他们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可能被表现在画纸上,也可能没有被表现出来。所以,不要轻易去批评孩子的作品,我们能做的是赞扬和鼓励。只要认真地参与了写生的过程,他们画出来的一定是件好作品。
为了鼓励孩子们认真的观察和努力的表现,我发给孩子们每人一大块展板,让他们布置自己的展览。他们自己挑作品,认真张贴、布置,内心的兴奋之情难以掩饰。
2、不能“借孩子的手表现老师的画”。
我们很惋惜地看到,很多所谓“优秀”的儿童作品并不都是儿童自己的作品,其中有相当的成分是“教师的画”,是“借助于儿童之手为成人画的画”,是孩子迎合成人评价的画。这样做的代价是使孩子失去了个性。
因而,从低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放手”。在指导孩子的同时,不要“扭着他们的手”,让他们沿着自己喜爱的道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表现作品,“效果”不好或甚至没有“效果”也不要紧,只要孩子们在表现的过程中用心去观察与思考,用心去表现,因为他们的绘画过程并不是工厂里的生产过程,经过某个程序之后一定会有一个“成品”,哪怕是半成品或没有产品,只有孩子们努力了,投入了,我们都应该给予赞扬和欣赏,因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作品。同时,更不能让那些世俗的“匠气”出现在孩子的作品中。当然,这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