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的名义
□黄鹭
如同所有政府性质的活动一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自然也不乏其具有的政治色彩和意义。重大题材如抗震救灾,国家领导人,革命历史等亦是展览的重心所在。武汉展区的湖北省艺术馆一号厅内,一进大门的右手边第一幅画,便是巨幅红军领袖像《遵义会议》,正是印证了庆祝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主题,博得普天同庆。而大师级的画家们依旧延续着自己的风格,给观者以视觉享受。比如冷军,依旧以他高超的超写实风格,将观众们的眼球吸引过来。但同时,作为正在飞速发展的当代艺术圈,在其外延不断扩展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其深度也在以令人惊喜的速度纵向移动着。这其中,通过此次画展所展现出来的、首当其冲的便是与日俱增的当代画家对时下社会的一种密切的关注度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在今年的488幅展出作品里,无论是北京地区还是各个其他城市地区的画家,大部分作者都把眼光投向了我们曾经未曾深切关注过、但又是真实并且普遍而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群体——中下层民众。金奖提名获得者李节平创作的《小夫妻》,描写的正是城市里最卑微也是最真实的形象——年轻的农民工!画中的年轻夫妻以面带着许多外来者集体性的无措表情,面对着观看的大众,背后是还没有砌完的一堵墙;北京的王宏剑创作的《天下黄河》,以一个中景描绘了黄河边一艘刚刚靠岸卸货的船只的最普通场景,每一个人的动作都栩栩如生……当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这种集体意识看成是十届美展中忻东旺那幅获得金奖的《早点》的延续。在那幅作品里,忻东旺以平视的角度构画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点摊一角,以精湛的写实功底将他对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情节的关注述说得淋漓尽致。而在五年之后,为新中国60周年华诞献礼,并且亦拥有60年历史的十一届全国美展中,人文关怀的情愫更是蜂拥而至。在这60年的变迁中,中国人民也在以一种更加坚毅的姿态生存着,勤劳辛苦,然而在遍布歌颂大型题材的媒介里,我们却仍然鲜能看到还有绝大一批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人们的生活状态。陈丹青说过,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爱恨情仇,甚至比我们的更加强烈。随着社会对人性认知度的提高,作为画家应当具备更加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这每5年一届的画展中,我们看到了这个惊喜的变化。画家们将姿态放低,努力去关注挣扎在生存线上下的人,看他们的爱恨情仇,通过画家们写实的画笔,反映出对应的社会现象,从而引起观者的思考、反省、共鸣和感动。
纵观中国不足百年的油画发展历程,一直以现实主义为发展方向,从上世纪8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的传入之后,中国架上绘画的趋势呈现出一个总体西化和当代的势头,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许多后起画家甚至抛弃传统写实,以抽象的概念代替具象的表达,以自我代替普众,模仿西方的绘画语言,以观念表达为重心,这当然是一种好的冲击。我们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成熟的当代画家脱颖而出,得到国际认可,到了如今,当代之风更是愈演愈烈,中国油画以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发展着、探索着、自我肯定与否定着。然而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却仍然以主旋律的声调歌颂着中国式的油画发展。我们看到,仍然有一大批油画创作者,以多年的沉淀和积累,从事着写实、记录的工作,以自己的眼光审视着中国社会的变化,默默地承担着一种责任,以艺术的名义关注着人类的基本活动。这是全国美展的机制所赋予中国绘画发展的一种阶段性作用。在艺术越加商业的年代里,画家们的成长也着实不易,他们将自我体验作为绘画根据,尽量回避过分理想化的模式,用真实的艺术表现力,将社会的关注点呈现出来,并予以最深切的同情或者反思。例如获奖提名得主王小宝的作品《静静的故园》,将我们的思绪带回至那场灾难中,但同时他摒弃了大场面的描述,用一个躺在废墟之上的小小红书包为切入点,让观众在他的画面前瞬间宁静并充满哀思,这就是真实和弱势的力量。
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全国的画家用写实的技法和具象的风格给了观众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艺术家们仅以艺术的名义将生活的本真告诉世人,博取本该就有的对社会弱势的关注度。在那些强有力的笔触面前,在那些给人以冲击力的画面面前,在贴近大众和人性的原则之上,在极具人文关怀的精神之上,确实不失为一次精彩的中国油画检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