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视点

植根人民 服务社会 报效国家

在就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典礼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吴长江

  今天,很荣幸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荣誉院长。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已经成立11年了,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传统,在业界享有盛誉,在整个社会也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目前,中国的美术事业和教育事业都处于一个建设、发展的高峰期,这对于我们艺术学院和艺术教育而言,无疑是一个谋发展、显特色、见成效的大好时机。因此,如何深化和调整我们艺术学院的办学思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如何更加突出地发展我们的教学特色、艺术风格,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成果能够更有效地为当代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并身体力行的。下面,我结合艺术学院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具体的感想。

  艺术如何为当代社会和人民服务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宗明义地提出“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为社会、为人民服务是艺术的重要功能,也是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很多欧洲文艺复兴作品都是有具体功能的,那些尺幅巨大的杰作往往出现在礼拜堂、会堂等公共空间,它们对人民大众了解古代文化、接受人文主义,推动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墨西哥壁画运动重视具有社会内容的大型壁画创作,作品充满了民族精神、战斗性和艺术表现力,有力推动了墨西哥独立革命、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中国木刻版画运动中的很多创作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民群众共御外敌,变革旧社会的热情,表达人民疾苦、反抗压迫的心声,最终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人做出了贡献;又如解放初期,新年画、新国画的改造为新中国新美术增添了新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在今天,我们同样可以看到2008年雪灾后,5.12汶川大地震后艺术家们的创作,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方式,熔铸了一条充满力量的手臂。“笔墨当随时代”,一个时代的艺术必然、也必须反映一个时代的典型精神。我们建立艺术学院,从事艺术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对当代社会做贡献,对人民群众有用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培养书斋式的、自娱自乐的兴趣。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民大学历经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时期,与此同时,我们大学的美术专业也历经了美术系、艺术学院、文艺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等阶段。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学院如何实现“塑国民表率、育社会栋梁”的目标,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如何与大学“植根人民、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美术传统连接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们的教师而言,理应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联系起来,以为表率。

  学科设置、发展的标准与途径

  大学的迅速发展是中国当代教育事业的一大特点,这个充满机遇的过程也潜藏着众多挑战。目前,全国各地的艺术学院普遍追求学科建设的全面性,然而,很多时候的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经费、人才、资源、硬件等相关条件跟不上美好的理想。对于学科的设置和完善而言,如何在发展的大趋势下,做到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单纯地追求名声,追求规模,追求效益,而是将自己的发展与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与人才培养建立起真正协调关系,突出自身教学目的和教学特色,“不贪大、但求精”,“不贪全、但求新”,“不求规模,但求质量”的发展方式可能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我们艺术学院将“人文基础”作为学生学习的“四个基础”之一,注重人文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对于我们这样一所综合性文科大学中的集美术、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而言,这种“厚基础”就是特色,就是方向。中国当代社会、经济、文化都处于高速发展中,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如何更新发展经验、探索与大局发展相适应新途径的问题,与社会需求挂钩制定学科发展、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机制。如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书画和油画的修复鉴藏专业,专门的装裱、修复工作室人才的培养,目前只有很少的学院开设,但却有大量的社会需求,这就是一对矛盾。为解决这种矛盾而进行学科设置与发展就是针对性。在欧美很多大学中,高层次的修复鉴藏人才培养往往还必须进行比一般学生更严格的美术史和人文教育以及基础造型能力,同时强调学术基础和动手能力。比照我们的艺术学院,这就可能具有优势、形成特色。

  强化研究氛围和研究成果

  大学不仅是进行教育的场所,也是进行专业研究的场所,目前大学和学院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和严格地对“研究”提出了要求,如何建立研究型学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挑战。艺术学院不是技术学校,艺术学科既然设立在大学中,就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门学问,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历史和理论研究。而且,仅仅是有也还不够,它还得不断发展,与国际上其他优秀的专业研究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不断拓展眼界,真正让我们的艺术具有世界影响。大学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这是对大学教师的一个基本身份,这就对我们的教师提出了“问题意识”、“研究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孔子曾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以看出,学也好,教也好,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开拓精神,就无法反思,也难以发展。完善的基础研究和教学是学科赖以发展的根本。优秀的艺术成果我们就少有专门的研究,因此,引进高层次师资、完善基础教育、加强基础研究有其必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形成特色研究。譬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艺术研究就以艺术社会史而知名;麻省理工学院的设计学院以贴近社会生活的实用设计研究为特色。可见,有针对性地思考艺术发展规律、研究艺术创作问题才可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坚实的支撑,也才能使我们的艺术教育事业、艺术学院的持续发展不断深化,最终造福社会和人民群众。

  综上,探索针对性、特色化学科设置和教学,完善本学科基础研究进而发展特色研究,为民族复兴、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文艺繁荣不断提供人才保障,是当代艺术学院发展的重要目的。对于我们的艺术学院而言,有必要挖掘自身传统优势、有效整合当下资源、发展特色教学研究、培养有用艺术人才,实现“植根人民、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教育目的。


美术报 视点 00002 植根人民 服务社会 报效国家 2010-03-27 nw.D1000FFN_20100327_10-00002 2 2010年03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