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纪要

文章导航

农民画时代 时代画农民

全国农民绘画展秀洲研讨会纪要

  (上接第11版)

  陈永怡(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讲师):

  今天的研讨会是针对目前农民画发展所做出判断和指引,也是本次展览的总结。活动在前期准备中,我配合中国美协、浙江美协做了一系列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产业化趋势存在的困惑。面对这些问题,我想实际上需要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农民画家,一是专家,还是就是政府的引导,这最为关键。

  对待农民画的发展,我认为用“呵护”这个词最为合适。呵护什么?当今天农民的身份逐渐模糊,民俗的环境慢慢消亡的时候,什么东西可以继续留存?所以,我觉得活跃在民间的艺术创思、艺术的思维是现阶段最需要呵护的。农民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的辅导,这有赖于协会,也有赖于专家。

  

  毛老虎(农民画家代表):

  作为一名农民画家,我想谈谈农民画人才的继承问题,这是我亲身体验的。我所在的地区,很多农民画家都像我一样年纪很大了,年轻的也都三四十岁了,很多专家担心农民画的传承问题,我想农民画的创作队伍是不会断的。我在下面了解了很多情况,我想很多同行可能也注意到这一点,贫困地区或许经济上困难一点,但很多孩子都不自觉跟着长辈们画,有的是读书空下来的时候学画画。我画这次展览上获奖的那幅作品的时候,我的孙子还很小,他似乎对我的这张画很有兴趣,说实话,我不太相信他能看懂并喜欢那幅画,但小孩子从小看着我们画画,下意识地会喜欢画画,这是一种感觉。我想以后有了政府、专家对农民绘画的进一步支持,农民画的社会影响会大起来。

  

  马新林(中国美协会员工作部主任):

  此次展览,吴长江书记和许江主席一直都是重要的策展者和决策者,我作为具体的负责人从开始调研,到组织作品,到美术馆展出,到收藏一条龙,参与了整个过程,今天的研讨会,我很有感触也很感动。因为此次活动,虽然反映的是农民画,但美术界的领导,还有专家,大家共同的文化态度就是让农民唱主角,共同关心农民为主题的文化现象,并为此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真情的阐述。这些思考,通过研讨会可能会带来美术理论界乃至整个美术界的一些影响和深层的思考,还会对农民画的发展问题作更加清晰的梳理和答复。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端,希望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我们的专业院校、我们的专业杂志、我们的各个媒体以及我们的理论家、农民画作者,大家共同关心农民画的发展,共同打造农民画这一支重要的美术创作队伍。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美术报 纪要 00012 农民画时代 时代画农民 2010-07-17 nw.D1000FFN_20100717_3-00012 2 2010年07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