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至团体协会,小至美术家个体,绘画创作越来越强调写生的重要性。
写生对画家而言,是记录自我的所见所闻,是画家通过自己的笔墨再度塑造审美对象的境界。从这个角度讲,写生对于画家而言至关重要。写生不仅能够强化主观看世界的敏锐性、不断协调与手、与心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画家不断认识生活、感悟生活并进行形象记忆与形象积累的重要过程。当代绘画创作绘画性的减弱,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当代艺术家用照相代替写生的结果。
201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隆重纪念党的90华诞,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今年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红色之旅”写生创作活动,也是近年来中国美协组织的规模较大的一次创作和采风活动,对此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活动在途经南昌、井冈山、瑞金、延安、遵义等几地后,于近期抵达甘肃。
无独有偶,近期“生生不息——关山月写生作品展”在广州展出。老一辈艺术家关山月用“不动我就没有画”的名言,诠释了岭南画派对写生的注重。
在欣喜美术界提倡写生的同时,其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当广大美术家看到今天革命老区的变化后,将以怎样的笔墨融汇时代与历史并加以表现?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何以做到“中得心源”?写生仅仅是一种口号,还是画家们真正主动深入自然、深入生活,找寻创作的灵感与素材并进行提炼的过程?在愈发充斥功利和浮躁的媚俗画界,还有多少画家甘愿千辛万苦、耐得寂寞、跋山涉水忠于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