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8版:雕塑

公共艺术:连接城市生活的过去与未来

  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把公共雕塑纳入到了世博整体规划中。公共景观不再只是公共空间的点缀物,它已然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上海世博会江南广场的前身是一百多年前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这里是中国民族工业最有代表性的场所,“江南造船厂”本身就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工业发展史,它见证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部发展过程。 

  上海世博会的江南广场雕塑项目既包含在场的地景艺术原创作品,同时又包含精心挑选的雕塑作品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和中国雕塑学会联手打造,演绎“光荣与梦想工业记忆”的主题。 其中七件来自国内雕塑艺术家的原创作品展示,由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主任杨劲松负责策划。杨劲松更愿意将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称为“户外艺术”。

  记者:杨老师,您好,请您谈谈您的作品《迁徙2010》是如何诞生的?如何解读这件作品?

  杨劲松:“迁徙”已经成为今天中国人选择做什么、在哪里做,甚至是决定一生如何生活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频繁跨越思想观念和文化界限的碰撞与实验,繁荣了中国人的生活,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创造性心扉,激活了社会运行模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准则。《迁徙2010》把视角投向近三十年改革开放背景里,行色匆匆的人们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国内走向国外,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制造走向创造的几度飞跃。“迁徙”使城市文化日益丰富,“迁徙”也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伴随着思想和视野的扩展与开放,城市成为移动而发展的社会,成为新生活共生共享的新场所。

  记者:世博会是一场主题性盛会,您如何把握作品与世博之间发生的关系?如何实践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旨?

  杨劲松:七件耸立在浦西世博园区内的户外作品,至少在两个方面实践了本届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旨。一是如何实现“区域”(地缘)先于“全球化”的追求;二是怎样“共享、融合、和谐”地表达市民社会新关系。

  四十届世博会经验表明,一种始于1851年的“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特殊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参见马克思著《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观念,借重资本之力,正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理想。

  但有一个浅显的事实是,任何趋势都是有着内在的发力点和限度的。资本文明化趋势,逐利本性意味着无限“超越”生态关系后的种种危机性可能。2008年金融风暴所引发的一系列内在困境无不表明地缘性、区域化、政治板块间的差异不仅长期存在,且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未来走向,离不开具体的地缘文化关系和现实的努力方式。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针对世博会浦西江南广场的总体关系,户外艺术策划与创作,从一开始就具体落实在江南制造局——产业结构——上海市民社会——日常生活状态的“过去”与“现在”上。在江南造船厂作深入的社会调查和文化梳理中,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是上海城市的发源地,还浓缩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科学,尤其是民族工业的全部精彩图像。是一片延绵了自清代、民国到新中国三个朝代工业强国梦想的土地。为这片承载着中国人140余年理想的实践区域创作艺术品,“光荣与梦想”这组很寻常的词便明确无误地成为点明创作思路的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创作标准可以参照西方成功案例,也可以复制某些正在形成的社会理论关系来影响和提升认识关系。我们之所以慎重放弃此类讨巧的方式,是基于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并不是为了证明“西方资本文明化趋势”在中国的翻版,也不是为了摆几件户外作品而根本不顾地缘文化关系和市民社会的需求。我们需要做的是,既着眼于长三角城市升级、经济转型和新文化观念所生成的契机,更看重今天能为未来做点什么的文化思考。

  记者:在世博会这个面向全世界民众的大舞台上,民众百姓是评委。特别是公共艺术作品,需要更多地考虑欣赏作品的对象。这些作品对民众的意义又有多大?他们可能只是拍照留个影就走了。民众是否能读懂这些艺术作品?

  杨劲松:这些作品首先是起到了空间修饰。即使最后只是一种参观者拍照留念的景点结果,但对于中国来说,从过去没有公共空间的概念到现在有了这个概念,这就是进步,这是一个历史进程的必然阶段。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日趋完善,社会大众参与意识的日趋增强,这个(拍照留影)状态一定会有所改变。上海世博会的官员对我说,以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公共艺术作品,也不懂得公共艺术作品带给城市生活的意义。刚开始的时候,世博局的领导认为只要艺术家们直接拷贝迪士尼、纽约、迪拜的城市雕塑,然后放在世博园中作为点缀就可以了。但是,中国的艺术家们想通过世博会这样一个机会,努力改变官员或人民对公共艺术品的一些想法,毕竟很多东西都是慢慢塑造养育的。经过这次世博会,不少人已经知道了中国艺术家所做的公共艺术作品是可以表达出许多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文化元素的。自然而然,这次借用世博会的形式,艺术家为公共艺术作品的普及做出了典范,对城市文化建设做了彻底的扫盲,让人们能够从公共艺术作品中记起历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信心,政府也会进一步地思考当下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至于专业圈以外的公众,他们怎么会不理解作品?艺术是能与人类心灵对话的。

  这一次,艺术家参加上海世博会,不再是以单独个体被邀请的形式参加这样庞大的展示,而是凭着艺术家对世博会理念的创作方法、主题理解取得专家与政府的认可。这是一次艺术家主动介入的过程,而取得政府的认可,是艺术家们希望在这样大型的国际性活动中,政府与人民应该对艺术作品有一种文化认同感,只有国人对本国的艺术家具有了认同感,才能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公共艺术的认同。

  看遍整个世博园里中西方艺术家所做的公共艺术作品后发现,中国的大部分公共艺术作品属于初始阶段。艺术家们想表达的东西实在太多,有时候反而会用力过度,赋予作品太多沉重的意义,并不像国外的公共艺术作品那样,将生活元素与艺术元素结合得平易近人,更加轻松也更加大众化。当然,中国的公共艺术才刚刚起步,人民和艺术家都还在慢慢适应的过程中。


美术报 雕塑 00038 公共艺术:连接城市生活的过去与未来 2010-08-14 nw.D1000FFN_20100814_3-00038 2 2010年08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