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画家

文章导航

融会古今 独标高远

  1951年生于浙江永康。受家学熏陶自幼习画,少年时师从赵少昂学生张志林先生,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又师日本画家市川保道学习日本绘画。曾先后在文化馆、展览馆、杂志社、美术公司任职从事美术创作工作。现为专业画家。

  近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著书《新工笔猛禽画技法》、《中国画名家指点画鹰——黄妙德工笔翎毛经典范例》、《荣宝斋国画技法丛书——工笔画范·鹰》,近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工笔画鹰》,该书由“画鹰概说”、“工笔鹰画法”、“论工笔画鹰的创作”、“作品图版”四大部分组成;画鹰创作中的塑造艺术形象、写生、构图、笔墨、敷色、意境,以及翎毛、配景、象征等篇,比较详细系统地阐述了画理、技法、观念、审美诸内容,是中国花鸟画史第一部图文并茂,较为全面系统的画鹰专著,也是黄妙德艺术成就的一次总结。

  

  

  在中国文化中,鹰艺术形象以其“搏击云空九万里”的精神而名扬古今。古代赋鹰、画鹰主要是体现王族贵胄、文人士大夫、宫廷画家的艺术诣趣和审美意志。随着时代的发展,赋鹰、画鹰与传统文化相承贯通的同时,其意义更进一步地扩大和深化了托物言志、抒发情怀的象征,展示民族风尚和现代精神空间;在中国人的感情意识中鹰是雄风大气、强悍神勇、战无不胜,是超凡力量和坦荡胸怀的化身。

  黄妙德的绘画是以鹰、雕、鹫、隼、鹞、鸮等猛禽为主要题材,工笔与意笔、翎毛与山水相结合为格体;渊源来自宋代“院体”,并参化元、明、清及近、现代传统,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变与创新中追寻登攀艺术高度。

  现代文化是传承,也是革新创造的结果。黄妙德的艺术实践从研究中国鹰文化、古典绘画与现代艺术中找到了切合点。他以时代为视角,凭借着敏思洞察的慧眼抓住这一契机;他根据中国画的承变关系和画鹰题材的文思、审美要求,直追本源,梳理正脉,集历代名家之法而化之,突破陈规,自辟蹊径,在承继与开拓的道路上做出了独有的建树,从而脱颖而出。

  黄妙德多能兼善,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工。他以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结合西画技巧画鹰,从崎岖的学术路上走过来,将创造力推到一个完全崭新的境界,开创了吞吐历代诸家之长,兼收并蓄而融为一体的工笔画鹰一路。黄妙德能工能写,深谙用笔笔法、笔意、笔性之理,在他的作品中绝不是逸笔草草的墨戏或剑拔弩张的狂放,绝无一般工笔画的刻板;而是工而入逸,生动活泼、意境开阔、气势磅礴,从而丰富、充实、强化了画鹰这一题材的艺术语言和内蕴寓意,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黄妙德的工笔画鹰,远承精于审物的宋代“院体”和元代风韵,深思彻悟,精研古法,长于变通,做到了借古以开今。他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方法是承变有序,厚积薄发,被称之为新学院派。同时他又十分重视师法造化,从自然界中讨生活,数十年坚持写生,谙察目识,积累写生画稿以万计,从“造化”至得于“心源”,达到妙造自然的境地。

  黄妙德的画鹰艺术,从理论至实践都作出了成功的探索。作品匠心独到,格局严谨,大气豪迈,用工致缜密的丝毛法、晕染法、渍色法、灵动细致地塑造胸中理想之鹰;配景以遒劲峻逸的笔线墨韵及其勾皴法、松法、柏法、石法、藤草法来描绘与题材相关的意境,从而达到情景交融,互为辉映。其艺术语言从画面构成,笔墨敷色,韵味格调诸方面构成了鲜明的黄派样式,成为当代中国画坛典型的工笔画家。

  随着国学的复兴,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弘扬,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成为今天中国画反映时代、反映自身文化位置和民族精神的主要标志。黄妙德画鹰所显示的创新与探索及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包括艺术理念、形式和技法与前人拉开了距离,与同代人拉开了距离。其文化特征所演绎的是民族性、现代性的审美观念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其文化特征所演绎的是民族性、现代性的审美观念和积极的社会意义。雅致不落俗套,灵动坚守体法,他的艺术以传统语言汇合时代精神,又能出新意成一家法;同时也是画家内在气质和学养的综合体现。引以为欣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花鸟画领域将又一座艺术高峰的崛起。


美术报 画家 00012 融会古今 独标高远 2010-09-04 nw.D1000FFN_20100904_6-00012 2 2010年09月04日 星期六